图为北京一中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判白皮书》。
近年来,法院通过妥善审理医疗纠纷案件,有力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性发展。3月26日上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发布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判白皮书》,并对《侵权责任法》实施八年多以来,北京一中院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审判工作总体情况进行了介绍。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北京一中院自2010年《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共审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701件,其中二审657件,年均结案66件左右。2013年以来该类型案件的调撤率有所下降,2018年调撤率仅为7.59%,为五年中最低值。这些数据反映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因专业性强、案情复杂且医患矛盾尖锐等因素,导致调解、撤诉工作难度持续加大。
北京一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吴在存介绍,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近年来呈现多发的态势,国民健康问题事关国民素质,也是基本的民生问题,社会关注度很高,法院应当依托司法审判职能,通过司法救济给诉讼当事人提供尽可能的平等、合理的保护。此外,从专业化角度上讲,此类案件审理难度大、政策法规性强,审理过程中有时需要借鉴专家辅助等专业力量,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这类案件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中来。
北京一中院副院长马来客表示,在实施医疗专业化审判的实践中,北京一中院形成了四项审判理念和审判工作机制,即贯彻“平等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司法理念,构建“繁简分流”审判机制,统一涉医疗纠纷案件裁判基准,依托专业化人才资源强化调查研究。随后还向患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鉴定机构及鉴定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十项意见建议,进一步引导医患双方正确理解法律、合理维权,从而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