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9年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首航活动现场。(市民政局供图)
4月2日上午,由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省市民政部门联合主办的“2019年京津冀协同骨灰海葬首航活动”在天津渤海湾隆重举行。民政部社会事务司、中国殡葬协会及三地民政部门有关领导出席。
当天上午9时30分,启航仪式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码头举行。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巡视员杨宗涛在致词中回顾了京津冀三地骨灰海葬工作的发展历程,向海葬逝者及其家属致以崇高敬意,希望三地民政部门继续提升协同创新水平,深化殡葬改革发展。伴随着海葬船只汽笛长鸣,京津冀协同海葬首航活动正式启动。
上午10时,“国宾9号”海葬专用船离开国际邮轮母港码头,缓缓驶向渤海湾。海葬仪式上,礼仪人员敬献花篮,全体默哀致敬。在主持人的引领下,来自京津冀三地的100名家属走出船舱,来到船舷,带上白手套,双手将装有亲人骨灰的可降解环保袋轻轻送入海水波涛,送亲人魂归大海,重回自然。活动最后,全体人员为逝者祈福,首航仪式圆满结束。
据了解,京津冀三地开展骨灰海葬活动已有20多年的历史,先后组织播撒骨灰近5万份,参与家属12万余人次。此次是京津冀三地首次联合举办海葬活动,对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促进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三地民政部门一致表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殡葬领域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携手打造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