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事在“回天地区”不出社区就解决 原来他们这么做的
不久前,观澜君向大家介绍过司法行政系统在“回天地区”积极开展各项公共法律服务的行动。最近又传来新进展,昌平区司法局作为其中的一分子,结合司法行政工作职能,主动作为,灵活工作方式,充分发挥法律资源集聚优势,采取多种措施,把相关法律政策落到实处,为“回天地区”群众提供优质法治保障。
人民调解 助力“回天计划”
近日,“回天地区”人民调解员接到一起“房屋漏水事件”。辖区业主李某将自己的房屋长期出租。2017年10月25日夜间,楼下业主刘某发现自家房屋客厅顶部、房屋两个卫生间房顶、以及房屋主卧房顶遭到楼上漏水浸泡。
刘某找到李某要求李某赔偿损失,但是双方在赔偿额上产生了争议。于是双方找到人民调解员请求调解。调解员先后入户走访了两户业主,查看了房屋漏水情况,进一步了解事情的发生缘由和责任承担问题。并在双方的协调谈话中了解到双方各自的想法,初始,双方因为意见不能达成共识,调解协议未能达成。
后来人民调解员又多次到双方的家中协调赔偿事宜,劝解双方,远亲不如近邻,不能因这小小的矛盾,影响邻里之间的和睦,应考虑长远情谊,互相谅解。人民调解员从情、理、法方面进行交流,经过反复沟通劝解,双方都同意作出最大的让步,最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业主李某当场把赔偿款以移动支付的方式转给刘某。双方握手言和,此事得到圆满地解决。
多渠道推进 普法宣传全覆盖
充分运用“两微一端”,创新“互联网+宣传”普法新模式,打造微博、微信公众号、政府门户网站等法治宣传新平台。
联合街道综治部门打造了富有地区特色的“周周见行动”安全法治普法品牌;建立了回龙观、天通苑南、东小口中滩村、小辛庄村以及霍营街道上坡佳园法治文化长廊、田园风光雅苑社区文化长廊六大普法阵地,协调区、镇(街)资源实现125个社区(农村)法治宣传橱窗全覆盖。
统筹律师、公益和社区人民调解员等霍营辖区各类专兼职法治资源,专群结合,形成了街道和社区两级人民调解组织。
相继建立了司法所法律顾问群、法律顾问居委会群、法律顾问居民群等多个微信群,微信群互联互通,确保了居民遇到法律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专业法律人士解决。
增强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
今年以来,昌平区司法局把“回天地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落实落细。截至10月底,共排查矛盾4106件,解决纠纷3880件,完成人民调解司法确认案件903件;开展法治宣传活动254场次,发放法治宣传材料8万余份,接待法律咨询500余人次。
司法所通过提供群众身边的法律服务,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法律难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逐步实现从“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矛盾不上交”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转变,极大增强了“回天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