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怀柔法院启动“执行暖冬行动” 发还案款200余万元(图)

本站发表时间:[2019-01-22]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高煦冬

图为怀柔法院涉民生案“执行暖冬行动”新闻通报会现场。

  1月21日上午,北京怀柔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怀柔法院1月至4月关于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暖冬行动”实施方案。同时,会上还集中发还了执行案款200余万元,其中近150万元为涉民生案款,让申请人过一个安心年。

  “执行暖冬行动”直指涉民生案件

  会上,怀柔法院执行局负责人李志国介绍,此次开展执行暖冬行动,旨将通过不断强化执行力度,穷尽执行措施,严厉打击被执行人恶意逃避和抗拒执行的行为,努力把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涉民生案件全部执行完毕,对被执行人暂无财产可供执行、生活确实存在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实施司法救济,最大限度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推动执行工作进一步健康有序发展。

图为农民工拿到自己的“血汗钱”后与法官合影。

  据了解,“执行暖冬行动”时间为2019年1月14日到4月30日。此次执行暖冬行动着重执行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八大类案件,即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保险待遇等案件。

  微信找人终于要回执行款

  执行一庭庭长刘金涛介绍了一起自己办理的执行案件:2018年2月,被执行人王某在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判决后,一直未履行法定义务。2018年7月,怀柔法院依法向王某发出执行通知书,但王某仍未履行。法院依法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车辆、房产等信息,均未查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人也找不到,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图为刘金涛庭长与被执行人王某微信沟通截图。

  刘金涛庭长通过和被执行人电话联系得知,王某目前独自在外地打工,联系不便。最后,刘庭长选择通过微信与王某进行沟通,一来在电话联系不上时,可以在微信上留言,二来王某在外地不便交付案款,也可以用微信的方式来解决。通过多次交流,王某与法院建立了信任关系,在先行支付了2000元后,到了元旦前夕,又将剩余的5350元交付。由于路途遥远,王某十分信任地用微信将钱转给刘庭长,再由刘庭长交至法院后发还于申请执行人。一起执行人难找的案件至此全部履行完毕。

  执行“组合拳” 打出声势和实效

  刘庭长介绍的案例能够顺利执结,得益于在执行过程中做到穷尽执行方法,选择最优的方式执结案件,该案顺利执结的同时,还方便了当事人,体现了司法的温度。此次执行暖冬行动,加强了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政法委协调、法院主办、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综合治理格局的作用。

  李志国介绍,此次执行暖冬行动,除了要强化执行力度,如对隐瞒不报和虚假申报的被执行人予以罚款、拘留的措施,对规避甚至抗拒执行的行为,依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此外还将开展悬赏执行,奖励提供线索的公民,调动群众协助法院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网络拍卖平台,高效率低成本处置执行标的物。同时还将积极争取专项救助资金,对特困申请人实施救助。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