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法律监督工作是北京市检察机关2019年“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日前,市院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关于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纵深推进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分工方案》。
通州区检察院高度重视,从监督工作本质出发,制定《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全面落实<关于落实《关于贯彻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纵深推进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分工方案>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以“三个围绕”为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主导作用,将“全面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做实做细。
一、对照宪法定位,
明确任务目标
持续完善检察监督体系、提高检察监督能力,是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
通州区检察院坚持“三首”标准定位,依法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统筹推进各部门法律监督工作进程,依法监督和纠正诉讼违法行为,紧紧围绕“把传统职能做优,把短板职能补强,把新增职能做实”的要求,维护法制统一,彰显公平正义。
二、立足“三个围绕”,
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一是围绕服务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出实效,主动服务大局,精准服务民生。
重点监督黑恶势力犯罪、食药安全领域,出台通州区检察院开展涉黑涉恶案件专项监督活动实施方案,继续加强和行政机关24小时工作联系机制,为平安通州、健康通州、法治通州贡献力量。
二是围绕多种监督领域全覆盖,灵活监督方式,强化监督力度。
创新侦查活动监督形式,与公安机关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侦查活动质量情况,依托派驻执法办案中心检察室,对部分案件进行专项摸底、重点监督。
加大刑事审判、执行、申诉等领域审查力度,积极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加大对监外执行、社区矫正的监督力度。
深入推进行政诉讼监督工作,将行政非诉执行专项和“疏解整治促提升”等专项重点工作紧密集合。积极开展公益诉讼的“等”外探索。
三是围绕法律监督能力跨越发展,加强自身建设,提升监督公信力。
主动履行新赋职权,推动调查核实权运用常态化。规范监督线索管理,实现法律监督线索归口管理。加强专业化建设,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导向,加强分级分类培训。针对检察监督热点理论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三、严格工作要求,
确保监督有序推进
一是充分认识监督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两个“两手抓”。要从坚持宪法定位一元化的高度认识监督工作,把握好法律监督和司法办案两大主线,更加自觉将刑事诉讼监督融入捕诉工作中,真正把“办案中监督、监督中办案”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和巩固主责主业意识,推动法律监督工作实现新发展。各监督归口管理部门要严格对标对表《实施办法》,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推进监督工作,聚焦重点监督领域,更积极、更主动、更充分作为,推动区块化的监督工作汇聚成集约化的监督效果。
三是注重总结、积累,智慧借助外脑力量。从监督线索发现、移送、办理等各个环节着手,做好积累总结工作,更注重发现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案例、调研等方式进行发布学习。积极运用市院建立的专家咨询库,用好用足专家力量,集思广益破解检察监督难题。
此外,通州区检察院还对照出台了《“全面加强法律监督工作”工作项目任务清单》。
下一步,通州区检察院将以内设机构改革为契机,围绕司法办案和法律监督两大主线,体系化推进法律监督工作,完善多元化监督职能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监督工作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