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突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近日,北京三中院民二庭组建宣讲团,由庭长马立红带队,副庭长杨夏、法官张慧等人参加,共同前往望京街道开展涉民生类案件法律问题宣讲活动。针对居民关心的《民法典》继承编主要规定、家事纠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等法律问题,宣讲团有针对性地为居民送上了“法律大餐”。

活动中,马立红庭长首先介绍了《民法典》继承编主要规定以及新旧法之间的承继与发展,重点介绍了《民法典》继承编修改要点,就继承权丧失与例外、订立打印遗嘱和录音录像遗嘱注意要点、遗嘱的撤回和变更、遗产管理人进行逐项解读。就订立录音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常见问题,还播放了《遗嘱还能这么立--录音录像遗嘱如何才有效?》《遗嘱还能这么立--打印遗嘱如何才有效?》等自制普法小视频,生动展现了“小遗嘱”背后的“大学问”。
随后,杨夏副庭长结合其审理的五起典型案件,总结了房屋买卖交易中常见风险,对回迁安置房买卖合同关于过户约定进行风险提示,就部分房屋出卖人未按期迁出户口、无权代理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无效后房屋增值损失问题提供救济思路,还针对婚姻存续期间夫或妻一方擅自赠与第三人款项返还问题、“假离婚”变真离婚财产分割问题,进行法律解读,引导大家思考和讨论。
张慧法官结合审判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围绕与老百姓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对继承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解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继子女对继父母是否享有继承权、对生父母是否享有继承权的法律问题;就老人如果想把财产通过遗嘱的方式由孙辈继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进行了提示;探讨了被收养的人在何种情况下才可以继承生父母的遗产。通过生动鲜活的案例,为参加活动居民答疑解惑。
活动还向现场的居民分发了《民法典》宣传彩页,方便居民日常阅读、学习。宣讲结束后,宣讲团法官们与居民进行互动,耐心回答居民的法律咨询。居民纷纷表示,宣讲内容很实用,法官们释法析理简单易懂,解决了很多一直困扰他们的问题。今后,北京三中院会继续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涉民生类案件法律问题宣讲,将案件办理融入社会治理大局,努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