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治理领域的生动实践,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拓展了丰富路径。新时代新征程,“枫桥经验”也在房山大地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
近年来,随着房山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矛盾纠纷呈现复杂化特征,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的指导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区司法局按照构建精治共治法治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要求,积极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将加强诉源治理与深化党建引领“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紧密结合,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房山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
2017年5月,区司法局依托区人民调解协会成立了全市首家区级矛盾纠纷多元调解组织——房山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以下简称“多元调解中心”),同步设立了房山区聚和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区人民调解协会、多元调解中心与区级人民调解组织一体化运行的工作模式,统筹全区社会矛盾多元调解工作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行业各领域的调解组织、调解员以及热心调解工作的社会组织和人员参与,成为综合性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评估的工作平台。
2020年,区司法局进一步延伸多元调解中心的基层触角,在长沟镇建立了分中心,联合长沟法庭开展“一站式”司法确认和诉调对接工作。2021年,多元调解中心与区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实现了从场地到机制的无缝对接,带动辖区相关行政部门、检察机关、律师等非诉解纷资源全部入驻,建立起“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的实体化平台。
聚合力:横向带动+纵向指导
区司法局发挥横向带动作用,整合市场监管、人力社保、城指中心等18个行政部门和建筑商事、交通事故、旅游等1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深度参与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其中行专调解组织每年争议化解量在3000件左右。
▲房山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长沟分中心
同时,发挥纵向指导功能,按照区、街乡、村居三级调解组织构架,统筹全区调解案件的分配和指导,促进基层调解组织依法快速处置各类纠纷,逐步形成“矛盾不上交”的源头治理防线。强化服务保障,主动介入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疑难纠纷化解,全流程参与拆违、拆迁等重点工作。
▲调解现场
“一站式”:调解+司法确认
“没想到不用跑法院立案、不用开庭,跑一个地方就能拿到工资,真是太方便了。”仅用2天时间就成功追讨拖欠工资260万元,21名讨薪职工纷纷感慨道。
▲房山区劳动领域纠纷调解“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启动式
区法院与区司法局探索创立人民调解协议“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将办理时间从原来最长33天,缩短至最长1个工作日、最快1小时即可解决,便利性进一步凸显。推动“一站式”司法确认机制向消费领域、劳动领域延伸,进一步加大了行政调解实质性解决争议的惠民力度。同时,积极探索建立“热线+调解+司法确认”的“接诉即办”多元化解机制,带动更多争议在诉讼渠道外化解,便民利民效果进一步突显。
专业化:党建品牌+专家团
区人民调解协会成立党支部,创建了“多元调解先锋队”党建品牌,明确了党员“五必须”原则,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相融合。建立了130人的调解专家库和人民调解讲师团,囊括社会治理各行各业专家人才,分类施策加强培训指导,形成了以点带面、以老带新的调解员梯队。
▲编制《防洪救灾涉法问题百问百答》
今年防汛救灾期间,区司法局组建了60人的法律服务队,编制了《防洪救灾涉法问题百问百答》,实行一级调解员“包片区”、二级调解员“包镇街”、三四级调解员“包村居”的三级调解工作责任制,累计接待解答咨询472件,调解矛盾纠纷104件,确保防汛关键期内普通诉求就地化解。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继续深入探索多元解纷实践,鼓励和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切实提升人民调解工作在群众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打造良好的群众基础,让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房山大地结出更多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