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上下联动开展“困难妇女关爱救助活动”,共同为某困难妇女家庭发放7万元的国家司法救助金。同时开展心理疏导和法律支持,给困难妇女予以实质上的帮扶和关爱。
该案是使用“司法救助案件线索大数据模型”发现的困难妇女救助线索,经查询,案件被害人吕某被孩子同学家长王某以与丈夫打离婚官司等虚假理由在一年之内骗取156万余元,数额特别巨大,被告人王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但被害人吕某经济损失均未执行到位。西城检察院主动联系被救助人吕某,了解到其离异单身需抚养两名未成年子女,还要赡养农户父母,吕父患喉癌,吕母有基础病;被骗钱款除自己的积蓄外,还有大部分是银行贷款,每月需偿还被诈骗贷款上万元,其本人及家庭因受此事打击,经济压力、心理压力巨大,16岁大儿子心理压力大,精神状态较差,5岁小女儿需要照顾,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
西城检察院认为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开展帮扶救助工作。一是开辟救助绿色通道,主动协助吕某准备救助申请材料,做好心理疏导帮扶;二是启动上下联动救助,因需要救助金额较大,西城检察院及时向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汇报案件具体情况,二分院指导西城检察院进一步审核救助材料,并在案件执行上为吕某提供咨询;三是积极联合未检部门共同开展救助,将该案两个未成年人因案致困需要救助线索移送未成年人检察办公室,对两名被害人子女开展救助帮扶。
救助金发放现场,被救助人说:“之前压力巨大,精神濒临崩溃,感谢两级检察院的倾力救助,为了孩子和老人要坚强撑下去,救助让我获得了继续生活的力量。” 吕某现场给两院办案检察官赠送了“善解百姓困难,心系群众冷暖”“人美心善良,最美检察官”的锦旗。
该案的成功办理充分体现大数据发现司法救助线索效能,主动向前一步开展救助,经过上下两级联动、刑检未检一体化融合履职,给被害妇女带来检察机关的全力关怀和帮扶,实现司法救助为民分忧、为民解困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