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正值第十个“国家宪法日”之际,海淀法院与海淀学区联合举办“弘扬宪法精神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宪法日主题活动,邀请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八一学校、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百余名学生走进法庭。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明艳,海淀学区管理中心书记主任、万泉小学党委书记彭欣,海淀区人大代表高新桥、王志强出席活动。活动由海淀法院少年法庭庭长秦硕主持。
海淀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邵明艳首先对同学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她表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既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也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看起来很高大上,同学们可能觉得宪法离自己很遥远,但其实宪法一直陪伴在我们的周围,守护着我们的一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学们现在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拥有一生中最为美好的青春年华,自古英雄出少年,希望大家珍惜时光,主动学习宪法,自觉尊崇宪法,真诚信仰宪法,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让宪法的知识和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青春每一步,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新时代好少年。
海淀学区管理中心书记主任、万泉小学党委书记彭欣在发言中提到,海淀学区自2017年与海淀法院签署青少年法治教育合作协议,海淀法院是海淀学区少先队校外教育基地。多年来,法官们多次走进辖区学校,为老师、学生、家长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广大青少年法治意识,培养更多有规则、懂道理的青少年是教育人的职责,为此,海淀学区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的职责使命,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发挥好海淀法院等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资源优势,不断凝聚区域合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宪法诵读
宪法诵读环节,全体人员手持宪法读本,肃穆站立。在秦硕庭长带领下,共同诵读宪法部分章节。
师生们用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字字掷地有声的洪音,感受着宪法的庄严,传达着对宪法的尊崇。
少年法庭“小剧场”
在少年法庭“小剧场”环节,主人公希希走上了情景剧的舞台。在U型法台前,少年法庭的法官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模拟庭审情景剧。
这是少年法庭法官根据真实案例改编的故事,16岁的希希因为成绩下降受到家长打骂。后来,希希沉迷网络游戏,无法与同学正常相处。为了给游戏充值,她对同学陈雨打骂欺凌、强拿硬要,导致陈雨失眠、焦虑,患上了中度抑郁。少年法官带着希希进入“梦的世界”,接受了一场来自少年法庭的审判,最后,希希终于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和即将触犯的法律,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我不仅伤害了我的好朋友,还伤害了我的妈妈,如果可以,我希望一切可以重新来过。”在希希的悔过陈述中,同学们屏气凝神,深受触动,更加深刻认识到要远离网络沉迷和校园欺凌,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活动现场还随机邀请了两位学生代表作为合议庭成员参与情景演绎。“少年法庭不同于普通法庭的法台,颜色温暖,法台与被告席等高,但即使是在少年法庭这样特殊设计的法台上,也能够感真真切切受到法律的庄严肃穆。”“如果坐在台下,一定能感受到更强烈的压迫感。”两位同学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法治小课堂
“刚才的小剧场里,希希有哪些违法行为?网络沉迷行为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提前预防?”随后的法治小课堂中,秦硕庭长对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进行解读。
“国家宪法日”是在哪一年确定的?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是什么?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在与法官的互动中加深了对宪法和法律的理解,牢记相关法律知识,少年法庭也为同学们送上了“律荫小筑”法治大礼包。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活动圆满落下帷幕。
代表声音
海淀区人大代表:高新桥
一部少年法庭的情景剧加深了对法律的理解与尊崇,让人感受到法庭审判的庄严与神圣,体现了海淀法院把法治教育做得深入浅出,把抽象的宪法条款和法理内涵,变成一堂生动入微的现场教学。少年司法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有力度也有温度,既彰显了法律的尊严,也彰显了法官的职业魅力。
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学校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广泛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宣传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职责。秦硕庭长通过10个问题的问答,激发了学生们学习宪法条款内容的积极性,从宪法到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沉迷网络不良行为到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行为,与每一个未成年人都息息相关。今天的主题活动既是学习更是教育,既有案例启发又是自我反思,对加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起到了特别深远的作用。今天的活动会让他们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