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地区分局故宫派出所成立于1966年5月,守护着故宫博物院至今已有50余年。多年来,派出所立足特殊的辖区实际,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保障群众在故宫“安全游”“放心游”。
“教育+激励+爱警”打造过硬队伍 与故宫博物院共同推进“平安建设”
故宫派出所隶属于天安门地区公安分局。作为守护着祖国心脏的天安门警察,在一次次国旗的朝升暮降,一次次安保任务的洗礼与考验中,早已锻造出“特别讲政治,特别善担当,特别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重形象”的天安门警察精神。
近年来,派出所共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1次,派出所所长郑维嘉获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称号,民警刘培获评“北京榜样·最美警察”称号。
每年暑期都是故宫博物院的迎客高峰,气温高、人流大、勤务时间长。而每到此时,所领导必是出勤时间最早、上勤时间最长的人。每天气温最高的中午时段,所领导都会在午门前疏导人群、维护秩序。故宫派出所指导员吴迪介绍:“坚持发挥‘头雁’作用,早已成为派出所党建工作的传统特色。”
入所之后先练基本功 穿警服的“故宫人”筑牢平安底色
“万无一失,一失万无”是全体故宫民警的座右铭。
故宫派出所所长郑维嘉介绍:“我们这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名民警在入所后,都要学习各类专业知识和有关故宫的方方面面。对历史典故和方位路线要了然于胸。在日均客流量几万人的故宫执勤,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行步如风、具备同时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
2021年以来,故宫派出所运用网格化管理思路,推行“格区警务”,根据院区防范重点,将故宫划分出不同的格区,并选派15名业务骨干组成“格警”队伍,进一步提升故宫各个重点地区的防范力度。“格警”们发动商户店员、物业保安等参加群防群治工作,组建故宫志愿者团队,强化了格区控制,提高了见警率、管事率。两年多来,故宫地区的110刑事、治安类警情始终保持低位运行。
故宫地区位置特殊,必须严格落实“零隐患、无死角”的要求。作为守护故宫安全的专业力量,故宫派出所与故宫博物院建立“安全顾问”机制。由所领导和格警担任故宫“安全顾问”,从治安管理、安全防范、消防监督、为民服务等方面,由“安全顾问”与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对接,全面提升整体防范能力和安全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安全顾问”会到格区检查,监管文物修复施工现场安全,帮助“格区”里常驻的人员解决纠纷和实际困难,开展反诈骗宣传、应急处突培训演练等活动,提升故宫地区的安全指数。
格区警务找人寻物发挥大作用 群众的小事也当大事办
参观游客的“家人走散了”“物品遗失了”等求助类警情时有发生。
故宫派出所依托格区警务模式,组建了“皇城小警”寻人找物微信群、“应急小分队”微信群,“格警”与景区工作人员“捆绑”作战,搭建起守护游客安全的便民服务网络。民警们说,群众的事无小事,小事也是大事。
近两年,故宫派出所共归还游客失物4000余件,联系紧急医疗救治服务20余次。派出所还精心设计了印有派出所联系电话的“宫喵贴纸”,由民警贴在参观故宫的孩子身上。如果孩子不小心走散了,看到的人就能立即和派出所联系帮助其找回家人。
每天数万游客“进宫”,因照相“C位之争”之类的纠纷时有发生,而故宫派出所的民警个个都是调处纠纷的高手。“我会指着旁边的古建筑问游客,知道屋脊上的动物有什么讲究吗?先详细讲解一下,然后再问,出来是吵架的还是欣赏美景的?游客听后一乐,矛盾自然就化解了。”
民警陈海春总会向新民警分享自己的调解小妙招。为了做好服务,派出所民警在工作之余深入学习故宫文化、了解导游行业规范、熟悉旅游业政策、法律法规和导游从业规范,在学习过程中,民警王文彪考下了导游证,成为一名有导游证的民警。
年复一年,故宫向世人展现了它独特的魅力和不朽传奇;日复一日,故宫民警在这里为人民站岗、为游客服务,用耐心、匠心和赤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谱写了“枫桥精神”在古老宫墙内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