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司法职能,深入推进京津冀四地法院司法协同机制创新发展,5月23日,怀柔法院联合赤城法院、滦平法院、丰宁法院举办“汇聚司法合力 赋能协同发展”服务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交流活动。
怀柔区委政法委副书记陈诚,北京市人大代表、怀柔区宝山镇道德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国民,怀柔区人大代表、怀柔区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徐键康参加活动。
怀柔法院、赤城法院、滦平法院、丰宁法院围绕环境资源保护、优化营商环境、基层社会治理三方面工作,联合签署了《树绿屏护山水司法协作框架协议》《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司法协作框架协议》《法治赋能基层治理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协议包括建立跨区域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牵头领导、部门和联络员,定期召开会商会,确定党建、案例研究、机制共建、学术讨论等基本合作意向,推进年度合作计划实施。强化环资领域司法协作机制。加强环资“三合一”审判合作,开展涉环境公益诉讼、环境禁止令等制度联合研讨,推动跨区域恢复性司法实践,完善跨区域送达、保全、调查等司法事务协助机制。细化商事、执行司法协作机制。建立涉企案件多元协作化解机制,搭建涉企纠纷跨区域绿色通道,努力实现办案“同城效应”,深入开展重大涉企案件跨区域协调活动,设立“企业互信榜”,探索共建小额纠纷保险公司保障理赔、银行保底的执行模式。深化服务基层治理司法协作机制。持续推动党建与纠纷化解深度融合,完善跨域立案协作和管辖争议解决机制,对涉跨域重点案件开展联动调解,对重大疑难矛盾纠纷隐患建立“双向通报”机制,促进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办案联动,将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共建人才培养和普法宣传阵地。举办跨域专业培训和人才交流活动,建立跨域联合普法机制,深挖典型案例“富矿”,联合开展集中宣讲,让法治成果传播更广、更深、更远。
交流座谈会上,四家法院分别介绍了各院基本情况。四方围绕“优化营商法治环境”“优化营商法治环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三个主题进行交流。
市人大代表高国民表示,通过此次交流活动对怀柔、赤城、丰宁、滦平四地法院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四地法院共同签订了加强司法合作的“护城河”框架协议,强化联动协作,以异地委托执行、异地协助执行、执行协调等为重点,增强执行办案的“同城效应”。希望四地法院结伴前行,依法能动履职,妥善审理各类案件,健全审判职能延伸相关工作机制,为京津冀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高水平司法服务。
会前,四方领导一行参观了怀柔法院同心为民司法服务站“三站三室”公共区域文化建设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