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基层动态

顺义院全面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做实“检护民生”专项工作

本站发表时间:[2024-05-30] 来源:顺义检察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为深入推进“检护民生”专项,秉持“如我在诉”理念,答好民生答卷,顺义区检察院多方联动搭建长效保护机制、充分释放数字赋能公益诉讼倍增效能、深化“支持起诉+府检联动”、构建“检+法+工”三方联调机制,全面保护妇女劳动者、农民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合法权益,努力让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多方联动搭建长效保护机制
  畅通妇女社保维权奔跑路
  关注“她”领域
  以检察监督为视角,聚焦“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中涉及女性用工纠纷问题,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劳动仲裁案件问题症结,发现劳务派遣领域具有流动性大、人数众多的特点,女性用工纠纷问题较为集中,存在未给在职女性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的情形,侵害女性合法权益,进而锁定劳务派遣“她”领域。
  保护“她”权益
  我院自主研发妇女就业权益大数据模型,精准锁定违规行为,联合相关单位约谈5家企业,督促企业为22名员工补缴社保约40万元,有效破解女性就业中存在的不敢维权、怕丢工作的思想痼疾。
  通过办案促进溯源治理,与顺义区多家单位,就妇女用工纠纷畅通线索渠道,就劳动纠纷、职场性骚扰等领域推动区域联动履职,建立女性就业保护长效机制,形成检察监督、行政执法、社会团体等三方联合保障妇女劳动权益的合力,全力保护“她”权益。
  践行“数字模型+公益诉讼”
  跑出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保护加速度 
  找准“小切口”
  通过深入研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北京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积极走访行政机关了解农民工工资支付的管理制度,系统归纳农民工欠薪案件特性,将农民工工资专有账户、工程款支付担保作为公益诉讼法律监督的“小切口”。
  巧借“大数据”
  通过调取农民工工资领域数据信息,进行要素筛查、数据碰撞比对与关联分析,构建农民工工资保障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促成开立农民工专有账户并提供工程款支付担保保函2份涉及担保金额2100余万元,惠及多地农民工合法权益,切实践行以“我管”促“都管”的能动履职要求,依法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
  总结“好经验”
  本案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职能,促成农民工工资保障制度落地落实,及时总结办案经验,形成《办案指引》,做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高质量案件,快速形成示范引领效应。
  深化“支持起诉+府检联动”
  撑起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伞
  守护“新”群体
  聚焦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筛查该群体讨薪线索,研判线索集中反映的欠薪领域、地区等显著特点,建立线索台账,对10家工程建设项目集中、涉讨薪诉求频繁的乡镇政府走访调查,进一步了解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讨薪现状及困境,精准对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讨薪诉求。
  打造“新”模式
  积极打造“支持起诉+府检联动”新型办案模式,推动办案组与属地政府定点联系、定期会商,府检联动促进讨薪问题实质性化解,妥善办理一批支持起诉案件,帮助54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讨薪19.77万余元,打造第一时间发现线索、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化解纠纷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护机制,撑起保护伞,守护安全感。
  构建“检+法+工”三方联调机制
  兜牢劳动纠纷化解保障网
  多主体联调
  依托“2024年‘安薪北京’夏季专项行动”,我院深入实践“检+法+工”构建的“线索移送、业务协作、矛盾联调”为一体的支持起诉长效协作机制,形成矛盾调解合力,畅通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常态化兜牢劳动纠纷化解保障网。
  一站式解决
  在办理一批劳务合同纠纷支持起诉系列案时,我院经调查核实、提供法律咨询等,协助农民工撰写民事起诉状、完善证据材料,依法作出《支持起诉意见书》。充分运用“检+法+工”三方联调机制,协同工会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由区法院进行司法确认,“一站式”破解劳动者维权难题,帮助19名劳动者讨回全部欠薪37万余元。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下一步,顺义区检察院将按照“检护民生”专项要求,立足检察职能,以“三个善于”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检察之力切实守护百姓民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