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9日上午,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苏从舜通报了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工作情况,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刘亮发布了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深化特定群体权益保障典型案例。第五检察部主任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最高人民检察院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以来,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在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专项行动精神要求,立足区域特色,聚焦民生关切,围绕重点人群,深化融合履职,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
一、聚焦监督办案主责主业,守护特定群体权益
强化老年群体权益保障,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犯罪,有效开展追赃挽损,办理涉老年人案件130余件,为老年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积极参与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依托困境儿童保护救助长效机制,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职业规划、就业复业、经济救助等保障30余人次。
持续关注妇女权益保护。就部分商场母婴室停止使用、母婴设施不符合标准问题,对区域内大型医疗机构、商超开展实地走访调查,指导相关单位开展整改,推动辖区内83家医院、商超、景区等场所完善母婴设施。
助力农民工维权。深度参与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在区劳动监察大队服务大厅开设支持起诉窗口,累计提供咨询150余次,开通讨薪维权绿色通道,切实做到“线索半小时核实,人员1小时到维权现场”。
加大对因案致困人员司法救助。依托与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建立的司法救助线索移送联络机制,办理司法救助案件28件。
二、发挥机制建设牵引作用,凝聚专项行动合力
积极争取党委领导、政府支持,主动加强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的协作配合,进一步丰富和健全各项便民利民机制。
与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建立“检察+热线”合作机制,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筛选特定群体权益保护线索300余件,立案83件。
与区人社局、区信访办、区司法局等相关单位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开展座谈56次;依托与多家覆盖民生领域的重点机关单位会签《丰台区民事检察支持起诉沟通协作机制(试行)》,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39件,涉案薪金二百余万元。
就未成年人保护、困难群体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提案事项,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28人次,充分发挥特邀检察官助理的专业特长及桥梁纽带作用,为特定群体维权提供咨询,提升社会矛盾化解力度。
三、释放数字检察倍增效能,助推民生领域治理
将“数字检察”作为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变量,研发、培育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37个,运用困境儿童综合司法保护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办理的案件获评北京市首批数字检察典型案例。
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先后开展性侵害案件实质化提前介入、无证幼儿园治理、校园周边交通设施整治等取得良好效果;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治理、“超市盗”、道路交通安全等类案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依托数字赋能深度融入区域社会综合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获评北京市检察机关轻罪治理十大优秀成果。
四、丰富优质检察产品供给,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丰富宣传形式,提供“订单式”精准普法。举办“检教同行,共护成长”检察开放日活动,联合区教委为“走进检察院 走近检察官”青少年职业体验基地揭牌;在招聘会、建筑工地等场所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助力增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水平;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4场,以“检察蓝”守护“橄榄绿”。
开展“检护民生”新闻宣传百余次,制作“三微”作品7个,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讲好“检护民生”检察故事,以更优法治“供给”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
以典型案例高质效办理为牵引点,建立案件挖掘、培育体系,培育典型案例9件,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引领司法理念、增强社会法治意识重要作用。
下一步,丰台区人民检察院将深入落实最高检、市院“检护民生”专项行动部署,聚焦人民群众更高法治需求,以务实举措高质效办好每一起涉民生案件,以检察业务实绩彰显司法为民实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满意度。
法治日报、检察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政法网、丰台时报、丰台区融媒体等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并围绕发布会主题及关注问题进行现场提问。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艳梅,丰台区人大代表李晓东、张冲,区政协委员于安安受邀观摩新闻发布会并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