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延庆法院)召开“法融青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品牌成立三周年新闻发布会。延庆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董晓军携少年法庭审执团队亮出三年“成绩单”,并发布五起典型案例。
“2022年初,延庆法院以涉少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改革为契机,创新打造‘法融青春’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品牌,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董晓军介绍。
延庆法院“法融青春”品牌成立三年来,案件办理质效全面提升:民事案件调解率达80%,刑事、行政案件无一发回改判;妥善处理多起撤销监护人资格案件,帮助15名儿童摆脱困境;聚焦未成年人保护重点领域发出12份司法建议,反馈落实率100%,其中,2份获评市级优秀司法建议。
发布会上发布的五起未成年人保护典型案事例,全面展示了延庆法院在涉少案件调解、审判、执行阶段的创新实践和保护成效。其中,延庆法院在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中引入社会观护机制,委托社工进行家庭调查、心理评估及成长环境跟踪,制定最优调解方案,兼顾法与情;在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中通过审查教学管理规范、应急处置措施等,明确责任边界,维护教学秩序,引导社会认知;在校园言语欺凌案中构建“裁判+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三维保护体系,帮助受害者走出阴影并矫正施暴者行为;依托“三审合一”机制,一体化解因家事纠纷引发的民事、刑事、执行案件,避免对未成年人子女造成二次伤害;在探望权执行案中创新“心理评估+方案定制”模式,运用沙盘游戏分析儿童心理状态,将强制措施转化为情感修复实践,促使当事人主动履行义务。
“未来,延庆法院将持续擦亮‘法融青春’品牌,继续优化机制,依托平安校园先议办公室,对涉校纠纷和校园不良行为开展‘双先议’,防止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品牌赋能,开展‘守护花开’山区女童保护行动,打造青少年冰雪运动司法保护样本;强化理论研究,重视成果转化,培育典型案例,为少年审判工作提供可推广可复制的‘延庆经验’。”董晓军强调。
图/侯利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