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园里捡到一个鼓囊囊的包,看着像没人要的,你该?
发现小区里有人大量购买塑料桶,你该?
在微信群收到别人转发的恐怖血腥视频,你该?
聪明的你,估计已经猜到了。以上情况,可能存在涉恐违法犯罪线索,一经发现都该及时报警。
2023年12月26日下午,北京高院刑一庭“维护国家安全党小组”、新闻办“响声”青年理论学习小组赴建外街道月河社区,为社区居民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刑一庭王卫锋同志介绍,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颁布八周年,八年来反暴力恐怖斗争一刻也没有放松。他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反恐怖立法精神,立足北京市反恐怖斗争形势和暴恐案件特点,详细讲解加强反恐怖斗争对策办法,并结合具体案例向社区居民进行法律提示。
据了解,2023年7月28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对地铁安检、长途客运、小微客车租赁、散装汽油销售、乡村民宿、邮政快递、即时递送等重点行业的安全防范责任作出了相应规定,从多方面强化安全防范制度和措施。这些制度和措施,密切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宣讲结束后,法院干警还在社区公告栏前张贴宣传海报,向社区居民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宣传资料,通过再一次“送法”进月河社区,进一步增强了社区居民反恐防恐意识,营造了全民反恐的浓厚氛围,拉进了法院干警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