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沙龙现场
10月21日下午,北京市检察院以“数智赋能检察履职 人工智能服务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举办第五期“京检智汇”系列主题沙龙。北京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朱雅频出席沙龙并讲话。
朱雅频表示,举办“京检智汇”系列主题沙龙,是北京检察机关紧扣新时代首都发展要求,以实施最高检关于大数据检察战略为抓手,推动检察“履职效能”与“制度赋能”相统一的创新举措。旨在依托智库机制汇聚各方智慧,更好把握数字时代的检察履职特质和发展脉搏,以数字化智能化变革驱动检察方式与检察力量的系统性重塑,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保障首都现代化,为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贡献检察力量。
当前,知识驱动新一代数智技术的创新突破引发链式变革,人工智能正加速赋能千行百业,深刻影响检察履职范式和重塑检察能力的“未来已来”。近两年来,北京检察机关坚持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检察发展实践,依托检校检院检所检企战略合作,联合布局建立空天信息、资金电子数据分析、知识驱动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等4项技术检察应用联合实验室,持续发力、主动塑造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检察新质生产力,逐步形成法律监督新业态、检察履职新形态、检察业务新质态。各联合实验室在数智赋能检察履职、人工智能服务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积极探索,以“小切口”突破闯出数智赋能检察办案的“新路径”,为有效破解传统法律监督中数据关联性弱、分析维度单一、监督效能不强等问题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支撑保障作用,已成为数智科技创新与检察实践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强化党建政治统领,锚定实施数智检察战略方向
检察机关要强化数智赋能理念,突出数智应用导向,以推动数智科技创新与检察实践创新深度融合发展,为推进检察工作现代化、充分释放检察制度效能注入持续活力和强劲动能。我国法律执行和实施的数据资源丰富,数智赋能监督法治的应用场景丰富,这是为保障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检察机关加装“数智引擎”,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的一个重要认知与基本判断。北京检察机关要深刻把握数智赋能给系统性重塑检察能力带来的重要机遇和数智时代检察履职的鲜明特质,将保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战略定力与锚定数智检察发展的战略方向有机统一起来,创新检察履职全新范式,塑造新质法律监督能力,把党的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数智赋能检察的履职效能,让政治统领成为确保数智检察行稳致远的根本遵循。
二、激发关键变量作用,持续塑造检察履职新形态
数据关联改变了事物联系的基本方式、底层逻辑和组织关系,天然契合检察办案法律关系日趋复杂、矛盾问题关联性不断增强的履职实际,牵引和带动检察机关实现“职权统一”与“职责分工”有机结合的探索实践。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治理方式,其直接塑造现实的能力超凡并为人们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已成为全球科技界正在发生的一场悄无声息又意义深远的变革。检察机关要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依托联合实验室平台推动数智技术检察应用攻关和成果孵化转化,激发“数智革命”驱动法律监督提质增效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变量作用,推动数智科技要素与其他检察发展要素的创新性配置,在关系主体的不断竞合中形成与数智赋能检察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结构,更好提高检察履职的全要素生产率。要切实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具有赋能当下、蓄势未来的功效,着力推动数智科技创新与检察实践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技术应用,以数据体系化、规则体系化、场景体系化、模型智能化的算法构建与算力支撑,持续提高各项检察职能体系化合成履职能力,内向推动“四大检察”一体履职综合履职,外向撬动职能部门联动履职协同履职,促进法律监督由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由被动、零散、人力监督向主动、系统、智能监督转变,实现数智赋能与制度赋能、履职效能“三效合一”,助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发挥资源集聚优势,增强数智检察资源配置效能
数智赋能是创新检察履职全新范式、塑造新质法律监督能力的革命性力量,对有效发挥检察职能在法治实施体系和法治监督体系中的要素功能影响深远。北京数智科技创新资源高度密集,人工智能是北京科技创新一张耀眼的“金名片”,要把得天独厚的数智资源优势转化为检察履职优势,持续提高检察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在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同时,完善数智技术检察应用联合实验室体系,促进数智赋能的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法律监督能力集聚,将数智基因全方位全领域融入检察履职,大幅提升数智检察资源创新性配置效益。要着眼充分释放检察制度蕴含的蓬勃生机与优势活力,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数智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优化北京检察人力资源结构,带动数智检察人才队伍建设。要强化监督法治建设需求的牵引力,不断攻克数智科技创新与检察实践创新深度融合的技术应用难题,联合研发法律监督数智模型、智能辅助检察办案系统,以数据业务化智能化叠加倍增数据关联赋能检察效能。与此同时,要坚持“技术向善”原则,防止和避免数智赋能检察技术的“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
数智技术全方位融入法律实施和法律监督各领域,催生法治实施和法治监督方式变革,是过去一年法治实施和法治监督呈现出的突出特点之一。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举办“京检智汇”系列主题沙龙,在思想碰撞中,汇聚专家学者和检察人员的不凡卓识,生动记录全体参与者推动者对数智赋能检察念兹在兹的不懈追求。本期“京检智汇”主题沙龙,房山区检察院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首开检校联合承办模式,为激发系列主题沙龙的生机注入创新活力!要一以贯之深化与首都高校、科研机构、数智企业的战略合作。
据悉,第五期“京检智汇”主题沙龙,由市院数字检察部组织策划、房山区检察院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联合承办。房山区拥有良乡大学城等高校资源集聚和北京高端制造业基地等科创产业集群的发展优势,在“科教融合文化名区、新质智造产业新城”的新房山建设中活力迸发,为本期“京检智汇”强化知识驱动、数智赋能的底蕴锦上添花。本期沙龙分为成果汇报和专家点评两个环节。
在成果汇报环节,房山区检察院汇报“生态环境犯罪‘一案多查’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和“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智能生成助手”人工智能辅助检察办案的应用成果。中科院空天院、房山区检察院,中科院软件所、朝阳区检察院,清华大学智能法治研究院、丰台区检察院、门头沟区检察院,北京电信、东城区检察院、顺义区检察院先后介绍演示北京检察机关空天信息、资金电子数据分析、知识驱动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四个关键技术检察应用联合实验室的中期成果。
在专家点评环节,全国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邵雪松,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周振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苗鸣宇,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智能法治研究院院长申卫星,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钟华,北京电信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罗锐先后作交流发言。
房山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进伟出席活动并致辞。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包丽颖出席活动并讲话。市人大代表、北京电信人工智能方向高级技术专家张莹;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张朝霞,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田向红(主持活动),副检察长岳向阳;市检二分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燕鹏;房山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杜邈出席活动。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软件所、北京电信的17位嘉宾以及房山区委第五巡察组组长应邀参加活动。市检察院有关内设机构负责人及相关区院数字检察工作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