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最高检召开发布会,通报今年来检察公益诉讼的工作情况,并发布第十三批指导性案例。这次指导性案例共3个,全国首例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就是其中之一。
前11个月
公益诉讼立案89523件
据介绍,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89523件,提出检察建议和发布公告78448件、提起诉讼2560件。其中,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8847件,办理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9916件。
各级检察机关通过办案督促挽回被毁损的耕地、林地、湿地、草原200余万亩,督促关停违法企业8900余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239亿余元,其中,收回国有土地出让金165.9亿元,收回人防易地建设费10亿元。
最高检派员对江苏洪泽湖“8·17”事件等进行实地督办,江苏、安徽两省检察机关通过办案督促相关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目前相关单位已累计清除洪泽湖水域圈圩、围网养殖21.55万亩,实施渔民上岸工程8676户,并规划建设洪泽湖湿地“水上生态修复牧场”9.3万亩。开展“保障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安全”专项监督活动。
指导案例
网民侮辱救火牺牲消防员
此次发布的3个指导性案例分别为陕西省宝鸡市环境保护局凤翔分局不全面履职案、湖南省长沙县城乡规划建设局等不依法履职案和曾云侵害烈士名誉案。而曾云侵害英烈名誉案则是全国首例检察机关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例。
2018年5月12日下午,江苏省淮安市消防支队水上大队城南中队副班长谢勇在实施灭火救援行动中不幸牺牲。5月14日,曾云因就职受挫、生活不顺等原因,饮酒后在131名成员的微信群公开发表一系列侮辱性言论,歪曲谢勇烈士英勇牺牲的事实。
5月21日,淮安市检察院经诉前程序征求谢勇烈士近亲属意见后,就曾云侵害谢勇烈士名誉案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后法院认定曾云的行为侵害了谢勇烈士名誉并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当庭判令其在当地市级报纸上公开赔礼道歉。
据介绍,该案明确宣示了英雄烈士名誉不容侵犯,检察机关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有效抚慰了谢勇烈士亲人、战友情感,平复了公众情绪,向全社会传递了尊敬英烈、崇尚英雄的强烈信号。
当天,最高检还发布了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