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7年专题 > 2017年中央政法工作会 > 中央动态

实战引领科技助力31载光阴战果累累 公安110战斗力不断提升

本站发表时间:[2017-01-11]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蔡长春

出警1.81亿人次,受理公民求助2674.1万余起,救助群众292.7万人次……这只是2016年1月至11月全国公安110成绩单的极小一部分。

今年1月10日是110的第31个生日。多年来,110在推动平安中国建设、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战果累累。

傲人成绩是强大实力的结晶。公安110的强大实力源自何处?

《法制日报》记者今天从公安部了解到,构建符合实战化特点的110工作机制,是增强110反应处置能力、提高110工作效能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公安机关打防管控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各级公安110准确把握社会治安形势规律特点,着力加强110指挥机制建设,指挥调度立足实战、应急处置贴近实战、信息资源服务实战,有效提升了引领实战、服务民生的能力水平。

据介绍,各级公安110牢固树立“警情引领警务”理念,有效整合公安信息资源,在信息深度分析的基础上精确指挥调度,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警力调度、警情处置等方面的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将警情研判分析更快更好地转化为实战成果,如北京“线上串并机制”,将警情分析工作提到接警环节,为一线执法提供了信息支撑。

通过纵向减少指挥层级、横向增加指挥幅度,布警打破属地行政管辖权限,变层级指挥为直接指挥、多头指挥为统一高效指挥的“纵短横宽”的指挥链条,110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进一步提升。内蒙古、云南、陕西等地打造的“135出警圈”“360出警圈”等机制,以圈定的不同区域为单位,利用区域内常设治安力量限定各区域警情的出警时间,保障了案事件稳妥高效处置。

为加强110对社会面治安情况的实时掌控,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搭建并运用多功能信息化指挥平台,对重点区域、易发案场所等地进行视频检查跟踪,第一时间发现街面违法犯罪、发出处警指令,实时观察报警现场情况跟进指挥调度,变“被动触碰”为“主动先发”。如湖南的“众筹110”,创新了“一台联动、万人联手”接处警模式,推动工作模式由点到面的转变。

各地公安机关着力警力下沉、屯警街面、动中处警,在重点部位、繁华地带等区域建设了综合警务服务站,与社区警务室互为补充、无缝对接。各地110积极依托联动机制破解警情溢出难题,通过推动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水、电、煤等社会管理服务单位基础数据资源等方式,实现了公共安全资源一张图展示、风险数据统一化分析、突出问题一体化治理,提高了响应速度,处置手段更加专业。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各地公安110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成果,持续推进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有力提升了核心战斗力。

据介绍,信息化建设拓宽了报警渠道,简化了报警流程,如12110短信报警平台在全国的开通,大大方便了聋哑人等特殊群体以及在特殊情境下的报警求助;各地110着力加强信息化指挥手段和警情预警能力建设,积极搭建多功能信息化指挥平台,实现了群众报警快速预判、警情警力实时显示等功能,进一步集合了社会治安要素,探索创新公安管理方式,推动管理服务工作前期前端开展,实现工作减量增质。

为主动应对复杂治安形势,各地110充分运用“互联网+”新思维,利用网络社交软件社会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辐射人群多等特点,积极聚合民力,构建起警民互动新平台和社会立体化防控新集群,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供稿单位:法制日报]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