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人民法院正式实施执行机制改革以来,坚持将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充分发挥指挥中心职能为导向,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促进执行指挥中心同团队化执行模式相互融合,推动执行质效的不断提升。改革三个多月以来,石景山法院执行局法官人均月结案数上升,平均执行时间下降,文书上网率达到99.3%,执行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执行质效提升效果显著。在常规工作基础上,执行指挥中心主要采取以下创新措施,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一是专人专司查控房产车辆,实现财产查控集约办理。指挥中心内设立财产查控组,积极整合财产查控需求,统一与住建、公安、国土等部门对接,集约办理房产、车辆、土地等财产的查控。截至10月底,执行指挥中心已经办理80余套房产、100余辆车辆的查控工作,涉及案件160余件,并积极协助外地法院办理委托查询20余件,遍及石景山、海淀、朝阳、丰台、昌平、大兴等多个区域。为执行团队有效减轻了外出查控工作的负担。
二是建章立制,以制度管理促进司法网络拍卖规范化。指挥中心设立司法拍卖评拍小组,统一管理拍卖、变卖等司法处置工作,形成从团队执行长到庭长再到主管院长的三级审批机制。构建拍卖信息反馈机制,设置咨询专线负责为公众解答疑问,有序组织意向竞买人分期分批现场看样,保障竞买人知情权,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实现拍卖工作“零投诉”。截止目前共司法处置变现1.42亿元,溢价率达178%。
三是建立案款收发规范,统一出口发还。指挥中心设立案款发还组,并实行案款专管员工作机制,统一管理和监督执行案款发还工作,自今年7月以来,共发还执行案款8300余万元,实现了案款收发的专人专管。并通过节点监控,有效缩短了发还周期,将案款平均发还时间缩短了一倍;并与我院立案、审判、财务等部门协调,开辟自动履行案款快速发还通道,将当事人在判决后执行立案前缴纳的案款统一纳入规范化管理,有效解决了案款沉淀、超期发还等问题。
四是统一制作串案类型化文书,作为事务性工作集约的突破口。指挥中心在深入调研办案集约化需求的基础上,成立集约工作小组统一制作串案的类型化文书,首先将涉银行信用卡纠纷的类型化文书作为集约化办理事务性工作的突破口,并与该院技术部门协调,批量打印制作信封,实现了向外埠当事人的高效送达。有效减轻了执行团队逐案填写信封、制作文书的负担,并为集约化工作的继续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五是专人专区接待涉执行信访,实现常态化管理。指挥中心设立信访接待组,并设置信访固定接待窗口,对来院的涉执行信访,信访组人员第一时间接待,做到“有访必接,有事必理”,避免因法官外出执行而信访人联系不到造成的情绪激化。并对所有执行信访案件统一管理,协调承办法官,快速有效化解矛盾。指挥中心成立以来无一起越级访和闹访事件的发生,信访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
六是集中协调执行事项,积极发挥中枢作用。指挥中心对内协调各执行团队,统一指挥、协调重大案件的执行、会商重要事项,组织开展执行案款清理、解决执行难专题宣传等专项活动;与立案庭协调,完成串案在各团队间的协调分配,避免因随机分案造成的不同法官对同一串案的重复劳动;对外与各兄弟法院、上级法院协调合作,对共同被执行人的案件协同采取措施,目前已成功执结多起大标的案件;并与本辖区工商、住建、国土等部门建立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深入推进执行联动建设。
改革三个多月以来,石景山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积极探索有利于执法办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执行指挥中心职能。下一步,石景山法院将不断地学习兄弟法院其他的改革创新经验,并在结合我院实际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执行指挥中心建设,努力创造执行改革的石景山经验,推动“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工作的顺利开展。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