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综治委、人力社保部的部署,今年将对2013-2016年度全国综治工作先进开展评选表彰。目前,北京市已严格按照评选表彰标准和程序要求,自下而上推荐产生了拟向中央申报的全国综治先进集体4个、全国综治先进工作者5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区(县、市、旗)候选区5个。
按照全国综治评选表彰工作要求,千龙网8月4日至8月10日将对上述候选单位、人员和候选区先进事迹进行公示。
张保平,男,汉族,45岁,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5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特别案件侦查支队副支队长,长期从事侵财犯罪、涉枪涉爆案件侦办工作。22年的风和雨,22年的魂与梦,他把全身心都交给了神圣的公安刑侦事业。他曾经参与侦破命案近600起,用法律武器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告慰死者的亡灵;他曾经参与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十余人,用智慧和执着将受难的妇女儿童解救,使破碎的家庭重新得以团圆。在2013年负责打击涉枪涉爆犯罪以来,他把消除枪支隐患、维护首都安全作为自己心底坚守的神圣使命,通过建机制、找线索、追枪源、端窝点、缴枪支,牵动破获涉枪涉爆案件500余起,抓获涉枪涉爆犯罪嫌疑人近600人,在2017年实现了首都涉枪暴力犯罪零发案,为维护首都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着力“破难题”,全力扫除首都枪支隐患
针对此前涉枪犯罪案件定性问题模糊、认定标准不一致,制约打击效果的难点问题,张保平同志坚持理性思考、探索创新,在总结多年丰富的刑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北京5年来的涉枪案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这类案件的成因、特点、手段,结合当前涉枪犯罪新形势、新特点和大量司法案例实践,从对涉枪案件的认识、打击策略、证据标准等问题入手,提出了进一步规范打击网络贩枪的建议,得到了相关单位的高度认可。经过充分论证后,北京市公安局率先出台了关于规范打击此类犯罪的工作意见,既有利于提高我市打击涉枪犯罪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使此类犯罪打击有据可依,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体制改革,同时深度挤压了北京涉枪犯罪的生存空间,对于严控首都枪支,维护稳定有着重大意义。
用好“大数据”,有效实现循线追踪精准打击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微信、QQ等即时聊天工具兴起,物流寄递网形成广泛覆盖,传统交易下的贩枪犯罪逐渐向网络扩散蔓延。对此,张保平牢牢抓住首都公安大数据建设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网络大数据的优势,瞄准当前泛滥的“高压气步枪”、“快排气枪”、“射钉枪改制枪”、“自制子弹”等主流网络贩枪犯罪枪型,对此类违法犯罪人员的网络特征、行为方式、生活轨迹进行综合研判。他就像一个心理分析师分析嫌疑人的行为动机,就像一个画家在描绘犯罪轨迹,就像一个组装工程师,将若干个看似毫无用途的行为组装在一起,还原出真实犯罪过程。他带领指挥成功研判出近千条可直接开展打击的高质量网络贩枪线索,经实战检验线索准确度高达90%以上。
下好“一盘棋”,推动全国打击网络涉枪犯罪工作
针对网络涉枪犯罪跨越地域界限的特点,张保平同志紧紧围绕“不查清枪支来源不罢休、不端掉制贩枪支窝点不罢休、不摧毁制贩枪支渠道不罢休、不收缴流入社会的枪支不罢休”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立足北京、服务全国,发挥北京市公安局打击此类犯罪专业化优势,积极与其他省市刑侦兄弟单位加强对接沟通,推动开展跨区域联合打击行动,严打涉枪犯罪源头。在侦破通州区李某非法制造、买卖枪支案过程中,张保平紧盯枪支源头不放过,通过顺线追源一举捣毁位于浙江、湖南两处制造窝点,起获非法制造大量枪支零配件、子弹和制造枪弹工具。经进一步侦查,发现该案还涉及多个省市,此案受到公安部领导的高度重视,迅速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打击网络贩枪专项行动,有力推动了全国打击涉枪犯罪工作深入开展。
“首都缉枪工作维护的是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工作的底线,也是我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张保平正是用自己出色的业绩,诠释了一名首都刑警忠诚履职的责任与担当,他将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这场有“硝烟”的战斗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铿锵誓言。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