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事”“三效”
“三严”“三事”“三效”,是北京市检察机关立足于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法律授权和改革要求提出的工作思路。通过厘清检察机关的法定基本职责和延伸职能,将二者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一体部署、同步推进,使法定基本职责和延伸职能相互补充,严格履职和服务保障协同发展,最大限度释放检察工作的整体效能。
“三严”指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包括严格检察监督、严密司法审查、严肃国家追诉。
“三事”指检察机关的延伸职能,包括推进检察风险防控、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加强检察服务保障。
“三效”指检察机关司法办案、检察监督的价值取向,即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016年2月的北京市检察长会议上,北京市检察院党组部署严厉打击刑事犯罪、严肃查办职务犯罪、严格检察监督,同时做好推进检察预防、推进检察风险防控、推进检察维权保障等三项工作,“三严”“三事”的思路初具雏形。2016年8月的北京市检察长座谈会上,深入研究部署“三严”“三事”,明确提出坚持“三严”、做好“三事”、实现“三效”的工作思路。2016年12月,北京市检察机关围绕落实“三事”召开了“立足检察职能、强化办案效果”系列工作会议,予以专题部署、专门推进,最高检、市委政法委相关领导与会,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1月第十次北京市检察工作会议上,北京市检察院党组结合检察机关职能定位的调整和变化,特别是配合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带给检察机关的新变化,对“三严”“三事”“三效”重新进行系统阐述,固化了“三严”“三事”“三效”的内涵,明确了检察工作转型发展的总体方向。
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坚持“三严”,做好“三事”,实现“三效”,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对照“三严”,构建刑事犯罪检察、职务犯罪检察、经济犯罪检察、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检察或其他类型犯罪案件检察“四位一体”刑事检察工作格局,健全与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相适应的检察权运行机制,将侦查机关移送的普通刑事犯罪案件的审查逮捕与审查起诉两项职能交由一个部门行使,整合两种审查,强化引导侦查。同时,构建强制措施检察工作体系,整合检察机关强制措施及与强制措施相关措施的审批、决定、监督、救济等职能。积极推进检察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体系化、信息化建设,扭转监督弱化局面。通过优化职能配置,积极推动机制创新,促进监督、审查、追诉三项职责得以充分发挥。
对照“三事”,把防控风险、服务发展摆在突出位置,主动聚焦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准确把握中央、市委对检察工作的要求,紧紧围绕全市“三件大事”、服务打好“三大攻坚战”等重点工作,综合运用检察职能,出台《北京市检察机关服务保障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北京市人民检察院服务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北京市检察机关于服务保障首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制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创新 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发布《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白皮书》《金融检察白皮书》《网络安全刑事司法保护白皮书》等报告,努力为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优质的司法保障,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照“三效”,在检察工作中,认真落实依法处理、舆论引导、社会面管控“三同步”工作要求,妥善办理了“4·13”特大跨境电信诈骗案、“e租宝”案、“善心汇”案、红黄蓝幼儿园虐童案等一系列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敏感案事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热点解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