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脱下军装,怀揣着梦想加入北京法院司法警察的队伍,一晃整整20年过去了。这20年里,我见证着北京法院司法警察队伍的发展壮大。
这些年,北京法院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我所在的房山法院以科技强警为指引,创建“院内110”安全服务品牌,通过设置警务指挥中心、“院内110”警务台、报警电话等举措,为干警和来院群众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为了贯彻落实周强院长打造“智慧法院”指示精神,北京法院提出建设“智慧”警队的要求,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房山法院顺势而为,2016年研发“360安全服务管理系统”,通过全楼宇、全覆盖的精确定位跟踪系统,实现强大的信息搜集、数据分析、警力调配、自动预警、接近报警、禁区报警、密集报警等功能,定位跟踪精确度高达10厘米,出警时间由“3分钟”缩短到“30秒”,迄今已妥当处理突发事件108件次,为房山法院诉讼服务、安保工作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2017年5月15日上午,我正在“警务指挥中心”值班,9时10分,“360安全服务系统”突然启动人员密集报警功能,服务系统分析后发出“群体性事件”预警,预警机制随即启动。值勤法警第一时间报告警队领导、分管副院长,我带领几名法警迅速赶到预警地点。原来这些聚集的群众是“讨薪无门”的农民工,来到法院是为了要个说法。预警机制启动不到两分钟,警队领导、立案法官、分管副院长赶到现场,立案法官耐心地引导他们通过诉讼程序解决纠纷。得到了满意的答复,百余名农民工安心地离开了法院,一场群体性事件就这样化解在萌芽状态。
从警20年,我见证着大数据时代下高科技的突飞猛进,鬓已微霜,又何妨?我们将永怀赤诚之心,在岗位上彰显才智,在坚守中书写荣光,用智慧和热血铸就“忠诚、奉献、崇文、尚武”的辉煌警魂!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