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2018国际儿童节 > 媒体聚焦

浙江、北京连续5年稳居儿童政策进步排名前三

本站发表时间:[2018-05-23] 来源:凤凰网 作者:张柳

近日《中国社会政策进步指数报告(2018)》发布,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社会政策进步指数31个省份排名整体稳定,呈现出东部地区较好、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居中,西部地区较低但有亮点的局面。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6个东部省份连续五年进入中国社会政策进步指数前十名。

儿童领域是中国社会政策进步指数的评价领域之一,评价年份中,东部省份在儿童领域均走在全国前列。儿童领域数据显示,浙江于2012~2014年连续三年蝉联全国排位第一,2015年位居第三,2016年位居第二。北京则于2012年起连续三年稳居全国排名第二,2015年~2016年位列全国第一。

北京儿童福利机构覆盖率领跑全国。2016年,北京区县儿童收养机构覆盖率达到62.5%,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平均床位数为225张/个,每万名儿童妇幼保健院卫生技术人员达到23人;同时,每千名儿童教育基本建设面积为626.3平方米,各级教育阶段学校平均师生比为11.5,上述5项指标均排在全国首位。政策创新方面,北京出台困境和留守儿童保障、家庭寄养儿童转收养等制度文件,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明确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孤儿生活保障范围,并将困境儿童保障资金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提高孤儿基本生活费。

浙江政策本地化率和家庭收养水平位列全国首位。2016年,浙江国家政策省级本地化率位列全国首位,同时,浙江每百万人口家庭收养数量达到44件,同样位居第一。政策创新方面,浙江将罕见病、流浪、单亲家庭等困境儿童纳入生活保障范围,提出各地可视情况对于重度残疾儿童以及重病和罕见病儿童等其他类型的困境儿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创新出台普惠型儿童福利体系建设政策,成为全国首个将“普惠型”列为儿童福利政策目标的省份。

(作者:张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副主任)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