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2018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 媒体聚焦

2017消费维权五大热词,你都知道了吗?

本站发表时间:[2018-03-19] 来源:北京政法微信公众号 作者:

原标题:3·15丨为你解读! 2017消费维权五大热词,你都知道了吗?

3月1日,北京市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7年年度消费投诉情况,同时发布2017年度北京市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报告。发布会上,北京市工商局列出2017年五大消费热词,分别是:在线旅游预订、共享单车、网购七日无理由退货、预付卡消费、老年消费。

【热词 1】:在线旅游预订

2017年,北京市工商局共登记相关投诉6393件,问题主要有:一是网站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服务承诺;二是由于网站工作失误,导致预订信息出错,造成消费者损失;三是在航班取消、酒店拒绝入住等情况下,网站拒绝或拖延为消费者退费等。

典型案例

消费者李先生在网上购买了北京飞往绵阳的机票,网站显示机票预订成功,但实际网站并未成功出票,李先生要求退款,网站一直拖延解决。经工商部门调解,网站为李先生退还了购票款。

小编有话说

要选择具有资质的正规网站,尽量避免接受陌生网站的服务;

网上付款要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等正规支付方式,并保留好付款信息;

理性消费,不要轻信超低折扣信息,建议最好与航空公司、酒店等服务提供商核实确认后再下单预订;

注意保存行程单、预订单、服务承诺等电子或文字消费凭证,发生纠纷后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

【热词 2】:共享单车

2017年,北京市工商局共登记相关投诉4493件,问题主要有:一是下载单车租赁APP后,已支付押金和充值却无法租车;二是服务区域内租车平台擅自变更骑行时间与价格;三是平台一直拖延退还押金;四是单车定位不准,导致错误收费;五是二维码未扫描成功,却被扣款等。

典型案例

孙先生下载某共享单车的APP,并交纳租车押金。车辆使用结束后,孙先生按照网站公示的流程,在网上申请了押金的退回,却迟迟没收到款。经工商部门调解,共享单车租赁公司已将租车押金退还给孙先生。

小编有话说

一、要查看资质,应使用正规有资质的公司提供的软件租赁自行车;

二、要提前了解服务条款,特别是针对车辆丢失、未按规定存放等处理方式,一定要做到事先知晓;

三、不要随意停放;

四、保留相关凭证。

【热词 3】:网购七日

无理由退货

2017年,北京市工商局共登记相关投诉1074件,问题主要有:一是经营者认为包装有污损影响二次销售,拒绝退货;二是以消费者打开包装没有保持商品的完好为由拒绝;三是消费者与经营者针对不予退货一对一提示的标准有异议;四是退回商品后,货款拖延到账等。

典型案例

闫女士在网上订购了一款插座,收到货后发现并不是特别适合家里的空间,于是当天便在网上提出了退货申请。由于商家一直没有响应,闫女士便与商家电话联系沟通,但是商家仍旧拖延退款。经工商部门调解,网站已为闫女士办理了退货。

小编有话说

一要选择信誉度较高、经工商登记、有质量保障的网络经营商,注意识别网站的合法备案标志,该类网站失信成本较高,交易较安全;

二是要了解七日无理由退换货范围;

三是对运费承担责任要分清。

【热词 4】:预付卡消费

2017年,北京市工商局共登记相关投诉1791件,问题主要有:一是经营者擅改服务内容等约定,承诺难履行;二是服务水准降低,使用低档产品冒充高档产品;三是店面转手,原卡作废,服务缩水;四是关门歇业,无处退款;五是分店停业,用卡麻烦,退卡难。

典型案例

田女士在某儿童游泳馆为孩子办了一张记次游泳卡,卡内仍有余额,商家却关门停业了。因为游泳馆的服务全部转给了另外一家门店,田女士因为使用不便,要求予以退费,对方却无故拖延。经工商部门调解,游泳馆为田女士退还了剩余费用。

小编有话说

一、办卡前要考察经营者的资质、经营状态,尽量选择证照齐全、规模大、信誉好、经营时间长的企业;

二、选择预付卡种类时要做到理性消费,切忌贪图便宜,避免一次性交款投入太多;

三、签订办卡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服务的内容,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对服务约定要落实到书面合同上;

四、办卡时勿忘索要发票、保留书面证据,以备发生消费纠纷时维权有据。

【热词 5】:老年消费

2017年,北京市工商局共登记相关投诉167件,问题主要有:一是不法商家打着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的幌子,诱骗老年人参加所谓的“保健讲座”,向老年人推荐高价“保健品”;二是被所谓的免费电器维护以及消费者在网上查找的电器维修人员欺骗,高价修理或是高价更换质次价高的新电器;三是受到高利率或者高回报诱惑,购买高风险理财产品,或是购买本身并不具有相应价值的收藏品、邮币卡等产品。

典型案例

李大爷接到一位自称是北京市老龄委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他被抽中免费参观某公司与某区民政局共同投资的养老基地,不仅车接车送,还无偿提供午餐,赠送礼品。结果被接到一个度假村,被商家忽悠购买了一台家用制氧机。使用一段时间后,李大爷认为该机器并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价格也比市场高出许多,提出退货却被拒绝。经工商部门调解,商家为李大爷办理了退货。

小编有话说

一、切勿轻信电话推销宣传;

二、勿受夸大返利活动诱惑,对于诸如“交8万,补助6.1万”的夸大返利活动应提高警惕,勿因贪小便宜而落入施骗者的圈套;

三、对个人病例信息应注意安全保管,切勿在各种求医的网站上或陌生电话中向他人透露详细信息;

四、增强防骗意识,及时报案;

五、注意留存消费款项转账凭证。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