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2018清明节 > 清明动态

清明节期间八宝山接待群众22万余人

本站发表时间:[2019-04-17] 来源:首都政法综治网 作者:高煦冬

  工作人员清理墓区卫生

3月17日至4月8日,北京市八宝山人民公墓共接待扫墓群众22万余人,免费提供水桶毛巾刷子8万余次,漆笔1万余份,留言60多条,重点日发放鲜花8万枝。公墓在重点日每天上岗187人,非重点日每天上岗142人,有力保障了清明祭扫活动的平稳有序。

从近年清明祭扫情况来看,通过政府和殡葬行业的大力倡导,人们对绿色低碳祭扫方式的认可度在不断提高,呈现出“三多三少”的趋势,来扫墓的群众拿鲜花的越来越多,拿传统祭品的越来越少;采取绿色低碳祭扫方式的越来越多,烧纸烧香的越来越少;采取错峰祭扫的越来越多,集中在清明当日祭扫的越来越少。

记者了解到,今年清明祭扫高峰日6天共接待扫墓群众13.8万人,同比减少2.8万人,下降了20%,清明当天接待4万1千人,同比减少8000人,下降了19.5%;今年发放祈福卡7.8万张,同比增加4.2万张,增长了117%;发放寄语画卷10卷,同比增加2卷,增长了25%。

很多人习惯于用传统祭品如食品、纸钱等来墓园祭祀亲人,正值4、5月份,天气逐渐转暖,食品容易腐烂变质,污染环境。据了解,清明期间,保洁人员平均每天都要清理出飞散的纸钱、腐败的食品约10车。

4月6日北京迎来大风天气,使墓区飞散很多纸钱、纸花等祭品,对此,北京市民政局、市社会福利事务管理中心紧急抽调中心机关干部、首都民政志愿者共60余人,支援公墓的卫生清理工作,经过6小时奋战,清理了近2吨飞散的纸钱等垃圾,维护了良好的墓区环境,降低了安全隐患。清明过后,工作人员还需要利用10余天的时间,集中清理墓区卫生。

在此,民政部门希望广大群众多采用鲜花祭扫、祈福寄语、家庭追思等绿色低碳的祭祀方式,以精神传承为主,不要过于注重实物祭扫。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