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你在团圆 我在岗 首都政法干警守护你的团圆之夜 > 头条

让我们来听听怀柔检察干警们的中秋故事

本站发表时间:[2018-09-24] 来源:京检在线微信公众号 作者:

八月十五中秋节,在这一天中国人会抬起头凝视天空中的满月,会吃着香甜的月饼,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夜晚。在中国人的心中,中秋这个日子便是由月、夜、家组成的。

当我们的检察干警卸下一身的疲惫,回到温暖的家中,与父母、孩子欢聚一堂,吃着团圆饭,赏着夜空中的满月,累早已不觉了,剩下的只有喜悦与满足。

又是一年中秋节,来听一听怀柔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的中秋故事吧!

未成年人案件检察部 罗冬莲

来京求学工作十载,在这十载的光影里,从青涩腼腆的学生到干练稳重的检察官助理,时光的印记舒缓而又深刻。又是一年中秋节,这让我不禁想起在我离家学习工作十余年,第一次回到家乡与父母团聚的场景。

“快到家了”,心底却泛起一丝慌乱,突然体会到了“近乡情更怯”的滋味。看见母亲在车站翘首企盼等我,积攒的好些话好似如鲠在喉,强压着眼眶中的泪水,轻声喊了一句“妈,我在这”。或许是我们都习惯含蓄克制地表达自己,我看见母亲好像也在平复内心的起伏,“等了好一会了,回来就好”。

午饭因为我回家的缘故,很是丰盛,几乎都是我爱吃的。父亲提议我们一起举杯庆祝这难得的团圆,“你离开家十年,第一次回家过中秋节,我们都很高兴”,我看见他的眼中含着泪水。在熟悉的家乡味道的气氛里,我们打开了话匣子,聊起家常,好像和十年前一样,不曾分离。

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从他们的生命中分离出去,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坚定、从容地前行,我知道,那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岁月的流转染白了他们的鬓发,欢喜所有的团圆,感恩所有的父母,愿他们身体康健,平安喜乐。

职务犯罪检察部 王培旭

我来怀柔区人民检察院已经三年有余,在反贪局工作两年。现在依稀想起反贪的第一年的中秋,感觉即忙碌又很快乐。

在反贪第一年的中秋,我刚来院三个月,在九月份临近中秋的日子,我们这个小组立案侦查四人,当时我们这个小组,是新任的助理检察员王玄冰和我这个入院不久的徒弟。面对狡猾的嫌疑人,我们即兴奋又慌乱。在中秋节的前一天,王玄冰对我说:“徒弟,咱们这个中秋休息不了了,咱们得提讯固定一下口供,你记得给家里打个电话,也帮我给二老带个好。”我现在已经不记得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但我肯定是拍胸脯保证完成工作。当天晚上,我给父母打去了电话,告知他们我中秋无法回家的消息。父母当时在电话中说道:“儿子,没事,咱们年年中秋都在一起,现在你已经参加工作,也应该有担当了,工作为重。你也要照顾好自己,过段时间回家,我可不想看见你瘦了。”我印象中,我泪目了。

现虽已离开反贪,但那些年的可爱记忆,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公诉部 荣早霞

又是一年中秋到。童年的中秋是大大的月饼,是团圆的白玉盘,长大后的中秋是1200公里的距离,是一种牵绊。

童年记忆中我家乡的月饼又大又厚,是月饼中粗粗的“红绿丝”,那时候的月饼有些甜的发腻,后来的我长大了,月饼也越做越小了,但童年的红绿大月饼却至今都让我无法忘怀。

上了大学,来到离家千里之外的首都,每年会在节日的时候向爸妈去个电话,家人安好便是团圆。

走上检察的工作岗位后,大部分时间是在跟着检察官奔忙于法院、检察院、看守所的路上,讯问提讯、出庭公诉,于案件审查时限内办好、办精每一个案子,更是鲜有时间在中秋时间回家,于是微信视频、语音成为和父母主要的联系方式,互联网拉近了我们的地理距离。

中秋传统佳节,拉进来我与故乡难舍难分的情意,凝聚的是我们的故乡情。这景这情充实了我的生活,如陈年的酒,愈久弥香。

民事检察部 朱文军

已经好几个中秋没有回家陪父母过了。这天单位食堂做了小葱拌豆腐,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儿时的记忆。每年中秋,母亲都会亲手做豆腐,再用豆腐做各种菜给我们吃。我尤爱吃小葱拌豆腐,父亲说,做人就要像它一样清清白白,光明磊落。后来我光荣的来到检察院工作,父母更是经常提醒我,要像这道菜一样一清二白,廉洁奉公,不辜负国家的培养和百姓的嘱托。朴实无华的家乡美味,像一根线,紧紧牵着我,指引我这个“游子”即使离家再远,也要兢兢业业做好在检察院的每一项工作。

中秋是一个圆,月亮的圆,月饼的圆,以及每个人心中所追求的美好的团圆。团圆是中秋的主题,也是中国人文化心理的最终归宿。无论是寄托给满月的愿望,还是中秋夜各种有趣的风俗,最终都在家人的笑脸中凝成永恒的快乐。

中秋节

祝大家都能

月圆人团圆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