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和我们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必须知法、守法。全国政协委员欧阳泽华认为,本次修宪修改小,意义大,条条修在关键处。修宪是与时俱进的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已经写入党章,同步进入宪法很有意义。设立监察委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大变化,单独设立一节很有必要。
全国政协委员傅惠民表示,本次修宪贯彻了中共十九大精神,体现了“强起来”的要求,意义重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要保证能够真正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我建议:一是重在落实,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方方面面都要体现;二是从中小学开始进行宪法教育,提高国民法治思维。”
全国政协委员潘碧灵认为,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这次修改反映了党的意志、人民的意愿。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多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都需要在宪法中得以体现。宪法还充实完善了爱国统一战线的表述。“我完全赞成、坚决拥护这次宪法修改,今后会带头学习宪法、遵守宪法。要宣传好宪法,宪法学习要进课堂,建议将‘宪法日’改成‘宪法周’。”
全国政协委员林毅夫认为,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中国在全球经济疲软、国内“三期叠加”的复杂态势下,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宪法修正案(草案)是根据新形势和新发展,把我们在追求民族复兴过程中走出的正确道路,以根本法的形式确立下来,利于国家发展、合乎人民利益。”
全国政协委员范树奎认为,从经济与法律的关系角度来说,市场经济运转的基础是诚信,而诚信社会环境的形成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约束。宪法修正案(草案)从法“制”到法“治”的一字之改,体现了执法理念和方式的改变;对国家主席任期的新规定,体现了“三位一体”的一致性、统一性、完整性;监察委员会的设立,展现了建设廉洁政府的决心和制度安排;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充分体现了对宪法的尊崇。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完全赞同和支持本次修宪。他提了三点建议:一是以此次修宪为重要里程碑,强化宪法的学习和宣传,把学习宪法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必学课程、中小学必学课程、公务员考察时的必考科目。二是加强对宪法修正案,特别是对国家监察制度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三是建立和完善大数据监察和技术反腐体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进一步促进和深化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实现从不敢腐向不想腐的飞跃。
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认为,宪法要符合本国的国情、文化和历史。举一个现实的反例,日本在二战后被美国强制修改了宪法,造成了很多至今无法解决的问题。宪法要跟着实践走,这方面西方比我们教条,比如美国依据其宪法条文阐述出的所有人都有资格持枪的解释,造成的问题至今也没法解决。“本次宪法修改符合国情、符合民意,我完全支持。”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权威也在于实施。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高憬宏表示,加强宪法实施,首先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做到重大改革依法有据、依宪有据,更好实现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交通大学副校长张玉清认为,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实施是向广大学生普及宪法知识的重要契机。
“我们要把宪法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带头树立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自觉意识。”全国人大代表、重庆索通律师事务所律师韩德云说,“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能够亲历宪法修改,我感到无比自豪。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践行宪法精神,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作出更大贡献。”
热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