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奔跑,学会喊妈妈;第一次远行,离开您去追逐梦想;第一次岗位上过年,体味痛苦的思念牵挂;第一次收获成功,看到您眼中闪烁的点点泪花……三八节到来之际,首都五位基层普通干警深情讲述与妈妈的点点滴滴,动情之处,潸然泪下。
所有的爱恋刻骨铭心,所有的付出无怨无悔。有担忧,有愧疚,有痛楚,也有温情,有幸福,有骄傲。为了妈妈,为了信仰,为了生命,我们,勇敢前行——
妈妈病重的时候,我在看护一名病重女囚
讲述者:李洁 北京市女子监狱一监区监区长

63岁的妈妈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统战部一名退休干部,从事党务工作多年,是一名老党员。我是她唯一的女儿,工作在北京市女子监狱监管一线,从事教育改造罪犯的工作将近20年。也许在工作中,我能够得到同志们的认可,但在家里,我不是个称职的女儿!
工作近20年来,我陪母亲的时间少的可怜,十九大安保、两节安保、两会安保……安保工作从未停歇,就连除夕夜,我也很少在家里度过。由于我经常加班备勤,妈妈很少见着我。
作为警察的母亲,她对我的工作、生活有着更深的理解,也对我倾注了更多的心血。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把对女儿的爱化为无限的理解和包容,几乎独自承担所有重负,每每想到这里,我都深感内疚。
妈妈身体不好,大大小小手术就做过10余次,腰椎上至今还有8颗钉子,多年的糖尿病已经让妈妈的各个器官加速衰竭……尽管这样,妈妈愣是咬牙坚持着,一个电话也没有给我打,就是怕影响我的工作情绪,她总说:“我的女儿不仅是我的女儿,更是组织上的女儿,是党的女儿。”妈妈的所言所为,让我既钦佩又内疚。
记得去年,一天妈妈突发急病,整个人重重地摔在地上,是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把她送进医院急救,而我在监区里不能带手机没能及时联系上,妈妈在最需要我的时候,却由护工陪护。此时此刻的我在监区里,正在看护一名病重的服刑人员,为了不让病重的服刑人员发生意外,我一方面做好监护,一方面努力做好她的情绪疏导……
我深知,作为中国第一代80后的独生子女,我不能陪伴在母亲左右,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女儿,虽然很多话到嘴边又咽下,眼里却又点点泪花,今天,我想对妈妈说:“女儿一定有女儿的报答!”
画外音:北京市监狱系统20年监管安全无事故的骄人成绩,不仅凝结着监狱人民警察的血汗,更包含着着无数个支持、理解,为我们默默付出的伟大母亲!
此生,我是您的牵挂,您的至爱,您的骄傲
讲述者:李雯迪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干警
小时候,妈妈抱着幼小的我,相当荣耀,逢人就问,我姑娘漂亮不,后来我离家求学,妈妈仍然把我当成她最大的荣耀。
最近一次与妈妈牵手,是在我成为公诉人的那一刻,时间仿佛倒转回从前,妈妈揽着我的手臂,与穿着制服的我照了一张照片,妈妈说,小时候,我抱着你就是我最荣耀的时刻,现在我挽着穿制服的你,妈妈为有一个公诉人的女儿而荣耀。
上周,坐公交车下班回家的路上,翻通讯录发现好久没有给母亲打电话,于是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母亲的声音有气无力,但一直问我,工作顺不顺心,累不累呀,跟婆婆相处得好不好?我说妈,今天怎么了?一直问这些。母亲说没事儿。再三追问下,母亲说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但是已经过去了。当时心提到了嗓子眼,屏住呼吸,母亲说,我刚做了个手术,不过没事儿,已经过去了。
这时我才意识到,母亲在1月14日的时候,突然失去联系,父亲告诉我母亲出门旅游忘记了带手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与我联系。并且告诉我朱阿姨与母亲同行。突然想起来,半个月后视频时,母亲有气无力的躺在床上,我询问母亲为何如此虚弱,母亲说行程很紧,有些疲惫。
突然想起来,年前买年货寄回家,家里却一直没人签收。突然想起来,因为新婚第一年回婆家过年,大年初三母亲给我打电话,哭着说想我了。
母亲继续说,知道年前是我们结案子最忙的时候,几百公里赶回来也只能跟着担心干着急,所以跟爸爸和弟弟商量不告诉我。这时,公交车上的我再也抑制不住嚎啕大哭。
后来父亲告诉我,手术的刀口很长,很伤元气,但母亲执意要求瞒着我。
那天夜里,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到凌晨。脑子一遍遍回想,想起小时候,外婆告诉我,妈妈经常抱着幼小的我,自豪的说,看我可爱善良的女儿,那时候我是妈妈的荣耀。想起多年求学在外,母亲每日电话的问候,放假回家美味多样的饭菜。
画外音:三年前,硕士毕业,李雯迪选择了留在离家七百公里的北京工作,成为了首都政法干警中的一员。
至今,她仍然记得接到单位录取通知时,母亲自豪的笑容;记得父亲母亲来北京,第一件事,就是要去单位看一看,在门口的国徽下,高兴地拿起手机自拍;记得母亲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出庭的她,赶忙用手机录下,一遍又一遍看……
我有两个妈妈,我一样地爱她们
讲述者:刘春 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工作大队民警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也是我最爱的两个妈妈。
说起和焦妈妈的故事,那还是我在城关派出所做社区民警时的事情。焦妈妈名叫焦叔英,已经83岁了,是矿机社区的五保户孤寡老人。
老伴去世后,焦妈妈的生活比较拮据,我时常去看望她,给她买吃的、用的,帮她跑路,办家里各种事务和手续,为方便联系,还给她买了手机。时间长了,我们成了一家人,情同母子。
当然,我还有另一个妈妈,我的亲生母亲。她已经94岁高龄。从小到大,我对妈妈都有无限依恋之情。三八节到来之际,祝愿我的两位慈爱的妈妈幸福健康,吉祥如意。
画外音:刘春,房山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层工作大队民警,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4次,2007、2009年度荣获全市十佳社区民警,2010年获市政法委系统“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和“市局爱民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荣获“平安房山之星”、第七届“北京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荣誉称号,2012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被北京市授予“爱民模范”荣誉称号。其亲民爱民、服务群众的典型事迹先后25次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为我铺路,您甘愿放弃自己的梦想
讲述者:刘璐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审判员
这是妈妈在北京过的第八个春节。妈妈,我要感谢您,感谢您为我的事业拼搏默默奉献,成为我最坚强的后盾。选择法律专业,成为人民法官,是我的梦想,也是您的骄傲。然而刑事法官的光环下,那份辛苦、责任与压力也是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
在此后的日子里,您也总是让我以工作为重,尤其是在我有了宝宝以后,您更是舍弃了老家舒适、充实的晚年生活,来到陌生的北京城,承担起了买菜、做饭、照顾孩子等繁重而琐碎的家务。
每当加班很晚回家,看到您劳累了一天疲倦、憔悴的面庞,我的心里总是泛起阵阵酸楚,我知道是我“绑架”了您的晚年生活,那么爱好文艺的您曾说过,退休后要参加老年合唱团,在舞台上放声歌唱,可如今因为我,这个梦想似乎无法实现了。但您却总说:“你把工作做好最重要,不要惦记家里,家里有我呢。”
是的,您就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一想起家里有您,我就感到那么温暖、那么踏实,遇到再多的困难浑身也充满了力量!
画外音:入职那一天,是刘璐永生难忘的时候。妈妈拉起女儿的手,慈爱地抚摸她的头发,一字一句地叮咛,“孩子,你们手中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利,一定要认真负责,出不得半点差错……”
那年中秋我和妈妈的“结亲礼”
讲述者:王俊青 北京市公安局门头沟分局政治处民警
那是2010年深秋一个上午,在进行社区消防安全检查时,我发现桥西街社区一户人家的房门虚掩着,等检查完工作下午返回时,发现门还虚开着,职业的敏感让我顾不上多想,推开门,隐约看见木床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 “孩子,给我接口水喝……我生病了……已经躺三天了……”我鼻子一酸,一边说“我是警察,请不要害怕”,一边直接背上老人,奔向医院。那是我和万妈妈的第一次见面。
她叫万玉玲,那年80岁,属于无工作、无儿女、无收入来源,靠吃低保度日的“三无”孤寡老人。我自己的母亲已经过世,我特别羡慕有妈妈的人,自此,她成了我的牵挂。
我知道她虽然开心,虽然感激,但是有戒备,有顾虑,为了解开这道难题,我找到辖区居委会帮忙。那年中秋节,我带足了节日礼物,来到老人家,在街道主任见证下,跟老人家举办了“结亲礼”,拉着她的手,深情地唤她“妈妈……”
平时,工作再忙,我会抽时间到妈妈看望,带上全家和岳父岳母一同到妈妈家过年,今年是我当警察的第八个年头,也是在妈妈过的第八个春节。
画外音:王俊青结亲赡养万妈妈绝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在照顾老人的同时,他还在照顾着门头沟区81岁重度残疾老人邵桂夫妇和她收养的12岁频临失学的养女,还在照顾着远离市区80公里大山中的四个孤寡残疾老人,每当进山开展“一村一格一警”警务工作时,他都要给这些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和关怀。
他救助躺在马路上生命垂危的老人,老人四名子女在王俊青单位门口长跪不起谢恩人。他在安徽代职的时候,用每月一半的工资助了安徽肥东县一中文科状元王金林,帮贫困孩子圆了大学梦。
30多年来,经王俊青照顾和资助的困难群众就有上百人,经他照顾送终的老人就有6位,他资助的山东济宁5位孤寡革命老军人之一张树田爷爷,临终前拉着他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对他说,“孩子,是你送我进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