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我们要掌握我国互联网发展主动权,保障互联网安全、国家安全,就必须突破核心技术这个难题,争取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实现‘弯道超车’”。2016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
两年来,世界互联网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当前,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互联网自主创新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自主创新成果,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新的形势下深入推进互联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是现实,是方向,更是动力。
坚持自主与开放并重,以我为主,扩大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处理开放和自主的关系。一方面,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国家要进步,民族要振兴,必须在时代中前进,在开放中发展。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依靠开放创新,破解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安全发展难题,恰逢其时。
重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尤其是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的作用。企业战斗在市场竞争的第一线,也是自主创新的第一线。搞出来的新技术在市场上管不管用、好不好用、能不能用,决定了新技术是否有生命力,对此企业最清楚。“核心技术研发的最终结果,不应只是技术报告、科研论文、实验室样品,而应是市场产品、技术实力、产业实力。核心技术脱离了它的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上下游不衔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场”。在自主创新的战场上,政府是后勤部、大学是培训部,企业才是主力军。
让市场成为自主创新的试验场和评判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和经济不能搞成“两张皮”,要着力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经过一定范围论证,该用的就要用”。自主创新不能脱离市场经济,只有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完善、经过市场竞争残酷淘汰赛“幸存”下来的新技术才是真正的创新。当前,国家对于创新活动财政补贴很多,但也要谨防“伪创新”登堂入室,防止各类打着创新旗号的“补贴申请专业户”混入其中。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用市场来评判创新成果。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创新绩效评判中也要起决定性作用。
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着眼于长期的创新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近年来,我们在核心技术研发上投的钱不少,但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主要问题是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要围绕国家亟需突破的核心技术,把拳头攥紧,坚持不懈做下去”。简言之,对核心技术研发一要“准”、二要“牢”。钱多但投向不准,不会有好效果;投向准了,但不能坚持不懈,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将“准”和“牢”结合起来的关键,是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着眼于长期的创新环境建设。我国当前互联网自主创新既要解决短期的“防卡脖子”问题,也要建设长期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当然,核心技术的关键在于人。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要在知识产权保护、科研人员激励措施等体制机制方面下功夫,着眼于长期的创新环境建设,让科研工作成为全社会尊崇的工作,让科研人员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在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拓展国家治理新领域、引领社会生产新变革、创造人类生活新空间的今天,让我们以更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推进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为网络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行政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