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首都政法先锋 > 政法故事

走近北京公安出入境窗口 警花热心服务温暖大厅

本站发表时间:[2019-04-15]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高煦冬

近日,记者来到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看到前来办理出入境业务的群众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景象,却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越来越方便的一站式自助服务

以前办理业务各个环节都需要到办理窗口进行“人工服务”,现在的大厅很多办理环节已经逐渐被更加方便快捷的自助式服务取代:“自助填表机”、“网上预约”、“自助拍照机”、“自助取证机”……年轻人很快便适应了这些新生事物,可是还有不少中老年人由于对电子系统不太熟悉,目前还很难单独操作。为了方便他们,北京公安出入境接待服务大厅每个自助服务点位前都会安排1至2名熟练业务的工作人员负责答疑解惑、协助操作。

北京公安出入境管理局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大队中队长孙婧协助大妈使用多功能一体机办理业务。(市公安局供图)

正说着,一位老人上前问询该去哪儿缴费,正在大厅值班的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大队中队长孙婧赶紧上前向老人介绍到,“您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的方式自助办理”,并为她演示了整个过程,老人好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感觉两只眼睛都不够使了,不禁连连微笑点头。

这时,另一位阿姨在自助打表机前犯了难,阿姨记得原来在柜台办理出入境证件时需要填三张表,这次使用自助机办理签注时,机器只打印出一张表。孙婧向阿姨介绍,“以前办理三种出入境证件确实需要分别填表,如今我们简化了出入境手续办理的申报材料,现在您只需要这一张表就够了”。阿姨听后连声道谢。

据悉,2017年,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大力支持下,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先后推出下放签证证件受理权限、升级派出所身份证采相系统、京津冀地区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等多项创新便民举措,提升出入境窗口服务水平的同时,给中外申请人也带了更多的便利。

让群众高兴来再满意去 就是一种幸福感

北京公安出入境接待大厅女民警莫帮助群众办理护照业务,她所在的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大队多次被评为“青年文明号”。(市公安局供图)

记者跟随阿姨拍完照片后来到了办证窗口,接待的是一位热心的年轻女民警。记者后来得知,她叫莫瓅,同音“茉莉”,是个广西的女孩,英语专业八级,毕业就到了出入境工作。初看以为是个刚入社会的小姑娘,活泼、开朗,聊起来才知道已经是两个孩儿的妈妈了。问到对工作的感受时,她说“每天都是重复的工作,虽然很累,但是我很喜欢现在的岗位”,莫瓅很直率,也很真诚,“让群众高兴来再满意去,就是一种幸福感”。“每一次办理,都是群众接触警察、树立警察形象的一次机会”。

在外国人签注窗口,记者看到一位外表亲切的女民警,工作间隙,记者了解到,她叫余捷,是外语专业毕业,熟练掌握韩语和英语,参加工作就在出入境管理局,到现在已经18年了。她在外国人管理大队窗口服务岗位,主要负责外国人签证、居留许可和停留证件办理。她对记者说到,“走入花朵,你也将成为果实。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就能体会到群众办好时的快乐”。

我们岗位越忙越能说明群众的认可

说起出入境业务近年来的变化,在出入境工作了30多年的女民警程慧敏感触很深。程姐是一名计算机工程师,负责证照管理服务。在她的窗口边上就是自动取证机,自从去年有了自动取证机,群众不必再排号窗口领取,减轻了人工业务量,窗口民警也能腾出时间来为需要的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目前仍在使用的纸质证件,可能在未来也会逐渐被卡式证件所取代”,程姐告诉记者,“我很热爱自己的工作”。据记者了解,程大姐是北京市公安局首届“道德模范”、北京市第十三届妇女代表。

证照管理大队负责另一项重要工作—证照分拣速递的女民警叫张倩,记者在工作区见到了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张倩是个清秀的“85后”姑娘,不大的房间里整齐的摆满了一个个码放着制好待发证照的箱子。去年开始,出入境管理部门推出网上预约功能,满足一定条件的人群还可以享受“双向速递”免费服务。张倩一边工作一边对记者说,“我们就是把待发的证件登记后,按照约定好的方式,准确的码放在代表不同地区的盒内或者分拣给寄递员进行投递。虽然这项业务推出的时间不长,但是每日的投递量都在增长,为了确保这些证件都能够准时送达,从分拣到装箱,张倩她们一刻不能停歇,在高效分拣的基础上,还要做到谨慎细心,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会影响收件时限,尽管每天都会很辛苦,张倩有她的理解,“我们这个岗位越忙越能说明群众对这项服务的认可”。

“我热爱这个岗位,怀有崇敬之心,有时多一句善意的提示,就能让群众少跑好多路、少花冤枉钱”、“替办理的群众办好一件事就特有成就感” ……他们的热情和阳光感染到了大厅里每一个人。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