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识破骗子套路 > 各地动态

衢州:远离"免费用保健器材""健康讲座活动"警惕老人被忽悠

本站发表时间:[2018-09-12] 来源:衢州网警巡查执法 作者:

“免费享专家义诊”“免费用保健器材”“免费旅游”……你家老人都被这些噱头诱骗过吗?

市区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医疗器械体验店,老年人不但可“免费体验”保健器械,治疗疾病,还可免费领取肥皂、巴马汤等礼品,每天都有老年人聚集在店内。不少老人疑似被“洗脑”,不惜重金购买这种号称能包治各种慢性病、售价高达几千甚至上万元的“神奇器械”。一些老人认为:“子女要是不给自己买这种医疗器械,就是不孝!”

衢州的小李婆婆通过坐医疗凳和医疗床结识一群老年人。最近康亦健理疗床做活动,3万八活动下来一万八,老公跟公公天天打电话说千万别买,她还是不相信,说那个机器都去参观过的,说中央台都有广告,然后说这批买过的人去北京参观了,还进了人民大会堂。婆婆说不买立马死给我们看,这得洗脑成什么程度了???没办法,就和婆婆去那边店里看,是租的一个店面,装修十分简陋,床买卖最多一千都不到,婆婆真的跟中了邪了一样,大家说什么都听不进去。

“免费体检”特点解析:

作案目标主要是老年人

诈骗团伙一方面利用部分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辨别能力较弱、防范意识不强等弱点,以小恩小惠为诱饵,使其“自愿”购买假冒药品。另一方面,还利用部分农村老年人长期患病,家中经济拮据,无钱到正规医院医治之机兜售假药。

免费服务为幌子获取老年人信任

诈骗团伙在作案过程中购买了用于诊疗的医疗器械和仪器,以吸引患者接受服务,趁机推销假药。如冒用“某某心脑血管康复中心”的名义,以推广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由,免费为心脑血管病人体检并现场授课宣传相关知识。在赢得被害人信任后,安排“专家”接受被害人咨询,并将各种非药品吹嘘成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高档药物出售。

常见三种诈骗手法

一是以伪造产品合格证书、卫生合格证书等方式诈骗。伪造产品合格证、卫生合格证等证书,将产品销往各地牟利。二是以防病消灾等理由,贩卖虚假产品诈骗。三是冒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实施诈骗。骗取被害人信任后趁机敛财。

网警提示:

“免费体检”骗局所售药物多为假药劣药,不仅无助于治疗疾病,可能还会对身体有害。治病就医,一定要去正规医疗单位进行,不要轻信此类所谓“义诊”咨询活动,切莫上当受骗。遇到销售假药受骗上当的市民,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配合公安机关搜集证据,查清犯罪事实,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来源:衢州网警巡查执法)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