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识破骗子套路 > 新闻动态

过山车式电信诈骗 警惕那些“特别懂你”的人 避免悲剧发生

本站发表时间:[2018-09-13]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随着淘宝支付宝的出现,我们的生活一下变得简单很多,只需一部手机就能搞定一切,但总有一些违法分子,趁着新时代快捷方便的手机支付方式,以各种不法的手段进行电信诈骗,下面就和苏苏一起了解一些,有关电信诈骗的知识。

网络刷单:先给甜头后坑钱

在网络上搜索“刷单”,弹出来的招聘内容100%是骗子发布的。

因为个人刷单已经被淘宝限制,现在存在的一种刷单形式,也就是商家小量互刷。

而刷单诈骗的目标客户群最大的特质就是,收入较低或者没有收入来源,如:涉世未深的大学生、成为家庭主妇的宝妈等。

每单受骗金额不高,但对原本就缺钱用的人来说,被无异于雪上加霜,很容易把这些人推向网络贷款深渊,甚至走上绝路。

苏苏这就为你揭秘刷单诈骗:引你“上钩”只是第一步,等待你的还有一系列套路。

第一步:通过QQ群,网络小广告吸引目标群体。

每天300元,一个月9000元,还不用发广告、做客服,这可比假微商轻松有赚头。

第二步:晒兼职收益,晒付款截图,骗取信任。

第三步:先甜后苦,先给你糖吃。

第四步:第二单开始让你付出成本不断加大,最后无路可退。

第五步:以“任务单未完成”为由拒退本金是刷单诈骗通用手段。由于此时已经付出巨大成本,所以会越陷越深,直到被吃干抹净。

冒充公检法:威胁恐吓只为钱

很多人都接到过冒充公安、检察院等国家司法机关人员的电话,对方声称你的身份被冒用或者涉嫌经济犯罪,要求配合司法机关工作,诱骗你将钱财转到诈骗分子提供的账户。有些人比较冷静,果断挂掉电话,有些人一听到“公检法”就慌了,一步一步走进诈骗分子的圈套……

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分子的目标用户具有不确定性,一般只要有手机的人都会接到此类电话,每个人都有可能是诈骗分子的目标。

苏苏揭秘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

电话声称公检法,实际威胁加恐吓,不管中间如何绕,最后核心还是钱。

第一步:诈骗分子先谎称自己是“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犯罪的名义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然后转接假冒的办案人员进行通话,从而达到向其实施诈骗的目的。有些案件中,诈骗分子会连续多天联系受害人,一步步取得受害人信任。

第二步:一旦受骗者有上钩的迹象,再通过所谓的内部电话转接到办案民警或办案单位,进一步诱骗。受骗者通常会说自己没有把卡借给别人或丢失过卡,诈骗分子便称是被人复制了卡,用于犯罪。

第三步:当受骗者信以为真时,便称要将其银行卡上的存款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案件查清后再退回原有账户。随后要求受骗者到银行进行转账。转账时大都会让受骗者保持通话状态,利用银行ATM机,输入所谓的操作代码(实际就是转账的金额),诈骗钱财。

网购退款:退款一下变贷款

网购为大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有不法分子在此处寻到了作案机会。

在此类骗局中,假客服通常通过3个步骤骗走受害人钱款。

第一步:受害人接到冒充淘宝客服称其订单异常需办理退款手续的诈骗电话。

第二步:受害人添加嫌疑人微信,在交谈过程中,嫌疑人往往先向受害人了解其支付宝“芝麻信用分”,以便为之后“借款”步骤做准备。

第三步:在贷款到账后,嫌疑人发送二维码让受害人通过支付宝扫描,从而将受害人银行卡、支付宝中钱款转走。

现在诈骗的手段越来越高明,很多不法分子都在研究最新的诈骗方法。大家一定要切记,千万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乱提交手机收到的验证码、不要乱下载不明APP、千万不要乱告诉他人有关资金的密码信息。

提高防骗意识,避免悲剧发生!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