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首都公安杰出青年卫士候选人 邓标
“像现在,视频通话、移动智能摄像头、搜索定位都很常见,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我就想,这些能不能应用到警务工作中。就有了在社区胡同和一些重点部位合适点位安装移动智能摄像头的想法。”说话的是邓标,同事眼中的他是个从警时间不长,但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爱动脑、敢创新、有闯劲儿的80后警营小鲜肉。
2012年,邓标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毕业,来到首都政治中心区巡特警支队,负责东长安街道一线巡逻防控工作。一年后,他主动请缨,来到离群众最近的体育馆路派出所工作,这一干就是五年。
2017年,北京公安局进行“两队一室”警务改革,东城分局体育馆路派出所作为改革试点派出所,从所领导班子到民警树立了“创新不能搞花架子,要便民便警”的改革思路,鼓励社区民警立足社区搞创新。
在所领导和警队的帮助下,邓标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创新:打造“互联网+”警务工作室,相继推出“7x24”智能移动探头巡控系统、“7x24”警力调控管理系统、平安体育馆路微信公众号等,这些创新项目一个个落地生根。
用心付出就一定有回报。通过视频警务,让辖区居民少跑路;通过警力调配管理系统,出警变得更高效,3分钟就让一名盗窃嫌疑人落入法网;通过智能探头巡控系统,成功挽回了一名8旬老人25万的养老钱;通过“平安体育馆路”微信公众号,将警务动态、安全提示、社区志愿活动发送到每个用户手中,拉近了与居民之间的距离;通过红桥外语翻译志愿者服务队,更是收获了来自于世界各地外国朋友的点赞。
让百姓少跑腿,让天眼无死角,让社区更和谐,让居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这些就是邓标打造“互联网+警务”的初心和原动力。
据了解,“两队一室”改革以来,社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8%,入室盗窃连续11个月零发案,切实解决了基层派出所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提升了警队的战斗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现如今,智慧警务初见成效,大家都称邓标为“创新达人”。“要当好一名社区民警,就一定要有‘两颗心’,一颗是对人民群众的责任之心,另一颗则是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之心。”他说。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