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北京的创新实践 > “枫桥经验”新实践

首都特色的人民调解组织

本站发表时间:[2018-11-13]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记者今天在北京市司法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北京建有品牌调解室47家,在各领域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

培育孵化特色品牌调解室

2015年,明确了行政副中心建设调解工作室、首都新机场建设调解工作室、高碑店文化产业调解工作室、百里山水画廊调解工作室、新发地市场调解工作室、学院路律师调解工作室、孙长龙调解工作室、许顺调解工作室等8家调解室为“培育孵化特色调解工作室”。项目实施以来,8家调解工作室根据其地区发展需要,开展特色调解工作。行政副中心建设调解工作室调解员深入到现场第一线,实地调解城镇棚户改造工程带来的矛盾纠纷,最终调解疑难矛盾纠纷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64件,调解成功率达到100%;学院路律师调解工作室成功解决了区域内十几家商户摊位租赁合同纠纷,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全部履行,没有一件再生争议进入诉讼程序。截止目前,8家特色调解室共参与调解了矛盾纠纷560余件,其中达成书面协议30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7%,接受法律咨询2100余人次,代写法律文书、出具合同审核意见150余次。

鼓励创立以个人或者团队命名的基层调解室

据北京市司法局基层工作处副处长杨健介绍,为弥补基层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力量薄弱等问题,近两年,北京司法局鼓励优秀调解员、律师团队或者志愿者等成立个人名字或者团队命名调解室,为基层社区(村)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如朝阳区焦律师调解室、朝阳区任建友调解室、东城区“家和万事兴”群众调解之家、平谷区“疑难纠纷评理团”、密云区太师屯镇“说事儿评理”中心等。东城区“家和万事兴”调解之家位于景山街道钟鼓社区,从成立至今,共调解了911件,避免了23批505人次群体访。同时,辖区的“110”报警率下降了40%,充分发挥了调解之家的作用。

大力发展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

北京先后在物业、劳动争议、消费、医疗、互联网等矛盾纠纷多发的领域或行业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如成立于2011年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推选50余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医院管理人员、高级法官和律师担任专业调解员,承担全市1万余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调解工作。自成立以来,成功调解了6924起医疗纠纷,调解成功率达到96.59%,维护了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2014年成立新浪调委会,通过建立社区委员会的模式,调解发生在微博平台的各类纠纷。目前,社区委员会成员已经从5000人逐步扩大到20000余人,其中专家级人员多达2000人。纠纷发生后,可以向调委会进行举报,并在线申请人民调解,调委会将在当事人自辩期结束后,由微博社区委员会随机选出21名微博社区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调委会的人民调解员进行调解处理。自新浪微博社区委员会上线之日起,共调解用户纠纷800余次。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