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年终岁末,迟迟未迎来初雪的北京,让我格外怀念早已银装素裹的沈阳,在那里的确多了一些辛苦和约束,但却奠定了我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理解和热爱,踏进中国刑事警车学院的大门,自诩能够成为骁勇善战的警界“学院派”,迎来穿上这身警服的第8个年头,回首来时路,我愈发笃定。
警院,你好,谢谢,再见。
2010年,我考上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系研究生,第一次踏入警院的憧憬和激动,第一次穿上警服不知道警号该安置在左还是右,恍若昨日。在沈阳的三年,流年赐予的责任在肩和美好怀念都换做了毕业典礼上“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嘱托,从此,我们扎根在祖国各地的基层队所,从警路仍重而道远。
“再一次”穿上警服
穿上这身警服,就要担得起这份责任。工作以后的警服,陪伴我接到过说走就走的任务,没有一次完整度过的假期,守护着这座城市最核心的区域,兑现着“为中央站岗,为百姓守夜”的庄严承诺。这身警服陪伴我见证了身边战友倒在工作岗位上,身为独子的他留下年幼的孩子、痛苦的父母和无助的妻子。火灾、毒品、枪支、尸体……这些令人胆战心惊的词语是他们每天工作的日常。他们没有闲逸的生活,有的只是流汗与流血,只是在白昼和黑夜之间缓缓前行,只为阳光下更加明亮,月光中更加平静。
这身警服,之于年迈又日夜沧桑的父母、年幼又天真烂漫的孩子、独自挑起家庭重担的妻子,是何其无情。一月又一月,灯火又阑珊,,这身警服,之于人民安危、之于社会长治久安,是何其多情。
嫁给“警服”
“我这么努力,只为配得上这身制服。”这是我初见他时的心动。工作中,他每一次工匠般的“偏执”有时会让我心疼为什么要这么拼,但我又感动于有这样并肩作战的战友。双警家庭虽然辛苦,但其实会更幸福,因为警服见证了我们彼此信赖,忠诚一生。
我们总在不断赶路,遇到很多人很多事,最后留下一个人,珍藏一件事。未来的路很长,愿我不忘初心伴警服。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