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8年专题 > 追记丰台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民警肖俊京 > 媒体报道

新京报:从警三十年 逢敌必亮剑

本站发表时间:[2018-11-26] 来源:新京报 作者:左燕燕 张慧

原标题:民警肖俊京 从警三十年 逢敌必亮剑

2018年11月1日

姓名:肖俊京

性别:男

居住地:北京

终年:54岁

去世时间:2018年11月1日

去世原因:因公牺牲

生前职业: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民警

2018年10月最后一天,因为执行抓捕工作,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民警肖俊京和同事赶往哈尔滨。临行前,他表下决心,一定把嫌疑人带回来。

对于经常请战的肖俊京来说,这不过是一次平常的任务,但谁也没有想到,哈尔滨之行成了他最后一次作战。11月1日上午,肖俊京突发疾病,抢救无效因公牺牲,享年54岁。

从警29年来,肖俊京担任过刑警探长、重案队长、派出所所长,也干过片儿警。在战友心里,他像《亮剑》中的人物一样,有着激昂的斗志,只要有案子就敢往上冲。

11月3日凌晨4点,进京高速白鹿站辅路上警灯闪烁,与肖俊京共同战斗过的民警们自发组织起来,手举“迎战友回家”“肖哥我们接你来了”的字幅,等待肖俊京归来。

丰台公安“重案之魂”

丰台公安“重案之魂”,抽七块多钱的红塔山,爱看《亮剑》,对重案队实施“保姆式”管理。战友们的多个标签,拼凑起肖俊京的多个面孔。

1989年参与公安工作,肖俊京曾在丰台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任副队长、队长,那是他从警近30年中的辉煌时光,一度被誉为丰台公安重案之魂。

丰台分局青塔派出所所长李会强至今仍记得,有一年寒冬,南苑发生命案,一家人有三人遇害,只有大女儿身受重伤,意识清醒。经她指认,一名身上带血的工人有作案嫌疑,这名工人很快被警方控制。肖俊京到场后发现,很多迹象对不上。他没有轻信证人证言,而是请来技术专家,对足迹进行分析。得知凶手有点跛脚,和那名工人不符后,肖俊京马上调转侦查方向,最终锁定了另一名嫌疑人,是这家公司曾经的工人。

在李会强看来,唯一的生还者很肯定地指认凶手,肖哥还能够质疑分析,很不容易。“肖哥很重视刑事技术,当时我是一名技术员,肖哥就经常拉着我一起探讨、研究。他能取得后来的辉煌成绩,跟这点有很大关系。”

在一起伤害致死案中,肖俊京从嫌疑人的通话记录中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电话,侦查员顺着这条线索去追,很快抓到了嫌疑人。

在方庄发生的抢劫杀人案中,肖俊京指导干警开展视频追踪,通过一点点看视频,从南三环追到北五环外,最终锁定嫌疑人。凭借丰富的侦查经验和扎实的基本功,肖俊京带领重案队先后破获“新宫村杀人案”、“冰柜藏尸案”等上百起命案、大要案。在他离开重案队后,该队的破案率始终保持100%。

后来,肖俊京来到新发地派出所任首任所长。辖区内的新发地市场属全国规模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首都的“菜篮子”,流动人口众多、抢劫盗窃警情高发。他任所长期间,破案106起,作拘留以上处理210人,同比大幅增长。

“什么样的人带出什么样的队伍。”丰台分局刑侦支队重案一队中队长马德鹏说,肖哥带出的民警都不大会聊天,无论聊什么,十句离不开案子。在工作状态下生活,肖哥是这样的人。

不忙的时候,肖俊京会翻来覆去地看《亮剑》,这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同事们开玩笑说,肖哥的世界就三样东西:工作、抽烟、看《亮剑》。在马德鹏眼里,逢敌必亮剑,肖哥像亮剑中的人物一样,有“死磕”精神,案子再怎么难都不会放弃。

闲不住的“闲人”

在经侦大队档案室的办公桌上,肖俊京留下了手书的十九大学习笔记、字帖、练字的毛笔,还有老花镜和一根麻梨疙瘩木棍。

经侦大队政委梁景成也曾见到这根长满疙瘩的黄色木棍,当时还以为是文玩把件。肖俊京做起“苏秦背剑”的姿势,解释说,腰不好,拿木棍背一背舒服些。

因为常年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积劳成疾,他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呈S型,被认定为四级残疾。2011年,肖俊京因病退出领导岗位,成为分局经侦大队一名侦查员。两年后,他的病情愈发严重。因此,他被安排管理档案,没有特别重要的案子,不安排出差。

“闲人”成了他的微信昵称,但他曾对梁景成说,来经侦大队不是来养老的。每逢得知专案组成立,他总是请战参与。

2016年夏天,他出差福建46天,跟着侦查员开展案件前期线索摸排查证工作,后又配合打掉诈骗团伙。2017年3月,他带队打前站,前往黑龙江20多天,因感冒转成肺炎被“请”回,后来该案件告破,专案组荣立集体三等功。

2018年8月,为了侦破某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他和其他侦查员前往哈尔滨等五市,15天内对40多个账户进行查账、冻结。担心查询的账目丢了,每天到哪都背着这几十斤的材料。

他说过:“我喜欢抓人破案,干这活,带劲!”

从2018年1月至10月,肖俊京累计出差60余天,足迹跨越大江南北。

去东北之前,同事问他,上次出差换洗的衣服还没干吧。他笑笑说,之前去云南出差,那边热,带的夏天衣服,这趟去东北要带的是冬天衣服,不碍事。

父子交心谈话的机会再也没有了

如果没有出事,11月20日这天,肖俊京应该陪着妻子,在江南游玩,这是早就定下的。东北之行前两天,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吃火锅。儿子萧亚頔听到,父亲答应母亲,回来后一起去苏州看看,当时就买好了车票。

在28岁的儿子萧亚頔记忆里,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是严厉的,“在他面前,一点错误都不能犯。”他记得,有次自己说谎逃课,结果父亲像审犯人一样审他,时间、地点一一盘问下来,他很快露馅。多年从警经历练就一双鹰眼,儿子的小伎俩很容易被识破。

因为工作繁忙,肖俊京的父亲角色始终缺位。从小到大的家长会自然全由母亲参加,同学经常来家里玩,却难得见到家里有父亲,萧亚頔曾一度被认为生活在单亲家庭。

“他小时候总和我吹,说自己每个地方都去过了,那时我妈就反驳说,跟他一辈子,北京都没出过。”萧亚頔只能从一张在有假狮子的合影里印证,他们一家三口曾去过动物园。那是一家人唯一的一张合影,当时萧亚頔三岁。

在萧亚頔心里,他觉得父亲很平凡,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警察,直到追悼会那天,看到父亲身上盖着党旗,“那一刻,我觉得父亲很伟大。”

和中国许多深沉内敛的父亲一样,肖俊京和儿子之间沟通不多,但儿子送给他的物件,他都视若珍宝。萧亚頔从母亲那得知,父亲每次出差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手表。父亲患病后,常去游泳,萧亚頔就送了一块防水表,“他一直都戴着,只有出差时怕丢了才放在家里。”

父亲去年的生日礼物是一只黑色钱包,款式普通,是萧亚頔和母亲一同挑选的。他们知道,如果礼物样式新颖,价格昂贵,父亲知道后必定不高兴。

萧亚頔猜测,也许是父亲觉得陪伴太少,就买了很多书让他读,“不敢不读,他要检查”。“他还要求我练字,到现在也没有练好。”

随着萧亚頔年龄的增长,父子关系趋于平等,“不像小时候一见他就怂”。萧亚頔渐渐明白,父亲对自己并没有亏欠。

但父子交心谈话的机会再也没有了。

我喜欢抓人破案,干这活,带劲!——肖俊京

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实习生 张慧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于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