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9年专题 > 2019世界环境日 > 头条

世界环境日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

本站发表时间:[2019-06-08] 来源:央广网 作者:杜希萌 刘飞

央广网北京6月5日消息(记者杜希萌 刘飞)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世界卫生组织(WHO)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化石燃料等造成的大气污染每年都会在全球夺去700万人的生命。在杭州举行的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现场,与会各方呼吁全球携手应对空气污染。

生态环境部今天还发布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报告(2013-2018)》。这是我国首个阐述2013年以来空气治理改善成效报告。数据显示,六年来,我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发生频次和污染峰值明显降低。

报告显示,2018年,最初成为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平均浓度分别比2013年下降48%、39%、32%。珠三角PM2.5浓度从2015年起连续四年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其中,北京市PM2.5浓度从89.5微克/立方米降到51微克/立方米,去年重污染发生天数和持续时间大幅减少,已经从2013年的58天降到2018年的15天,减少接近四分之三。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攻关中心主任李海生介绍:“过去六年来,中国在GDP消费增长39%、能源消费总量增长11%、机动车保有量增加83%的同时,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74个城市2018年PM2.5和二氧化硫平均浓度分别下降42%、68%。”

NASA卫星遥感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8年,我国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垂直柱浓度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二氧化氮垂直柱浓度下降20%,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分别下降27%、34%和24%。李海生说:“2013到2018年间,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煤炭消费总量出现拐点,以二氧化硫为例,中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26%。2018年首次实现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二氧化硫浓度达标。”

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整体仍处于空气质量快速改善通道,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透露:“2019年1-5月,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持平。其中,北京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2.7%。”

报告还首次以兰州为例披露空气污染与健康之间的关联。数据显示,兰州2012至2013年秋冬季(当年11月至次年3月)以来,兰州PM2.5浓度下降13%,全市城乡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就诊病例减少25%,就医费用下降52%。

世界银行中国局国别业务主任戴柏乐表示,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少国家对分享中国成功经验的兴趣日益浓厚。

戴柏乐表示:“中国已经制定了许多非常好的规划。像是在绿色金融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领跑者。除此之外,中国大力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这些都是非常创新的体制安排。下一步重要的是,落实这些措施,确保跨部门和跨区域协调。”

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了“天地空”一体化检测体系,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的落实和考核得到强化。去年5月,生态环境部对未完成2017到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目标的阳泉、邯郸、晋城三地政府进行约谈,并实施环境限批。

但报告也指出,我国尚有六成以上城市PM2.5年均浓度未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与世界卫生组织每立方米10微克的准则值还有较大差距。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表示,下一步,我国将继续加大力度推进蓝天保卫战,将通过实施重点区域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促使相关治理措施落到实处,“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部门和企业,组织开展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统筹安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等强化监督。”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