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9年专题 > 2019·春节 守护平安 > 工作动态

北京市五环内禁放区“零火警”“零伤情”

本站发表时间:[2019-02-1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2019年春节除夕至初五,全市烟花爆竹禁限放工作效果持续向好。市烟花办10日凌晨通报:春节期间,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1起、致伤27人,同比分别下降94.1%和12.9%;五环路内禁放区继续保持“零火警”和“零伤情”。

据悉,猪年烟花爆竹从1月20日开始陆续进行配送,截至2月9日下午3时,已配送到各网点23828箱,已销售22628箱,较去年同期减少20.88%。

除夕至初五,全市各有关部门坚持“禁放区禁住、限放区安全、社会面平稳”的工作目标,部门担当尽职,基层守土尽责,首都市民群众充分理解、主动响应,自觉遵守禁限放规定,确保了2019年春节除夕至初五禁限放成效持续向好。

在此期间,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情1起、致伤27人(无摘眼球和截肢情况),同比分别下降94.1%和12.9%;除夕夜北京市空气质量为近5年最优,PM2.5峰值浓度远低于其他年份峰值;五环路内禁放区继续保持“零火警”和“零伤情”。

初五俗称“破五”,是旧俗人们燃放鞭炮“送穷神、接财神”的重要日子。针对晚饭前后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破五”当日18时,全市组织部署78.1万控制力量到岗到位,共同开展全市禁限放和社会面安全维护。各区政府、各有关部门严密组织部署,前移禁放看护关口,控制力量及早到位,重点加强巡查控制,赢得禁放看护主动。

公安部门还继续启动最高防控等级,警力最大限度投入街面维护秩序;消防部门实施五环内加强级和五环外全要素前置执勤,加强重点地区巡逻控制;应急部门强化烟花配送、销售的安全监管;环境部门加大大气监测;全市各级在岗党员干部值守尽责,共同维护首都社会治安平稳有序,确保广大群众过一个安全、祥和、快乐的新春佳节。

元宵节禁限放工作是春节烟花爆竹管理工作圆满完成的关键。据悉,市烟花办将继续组织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坚持力量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全力做好各项禁限放工作。

市烟花办提醒,请广大市民继续主动响应、自觉遵守禁限放规定,共同营造平安、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同时,出京探亲的市民朋友返京时,请不要携带烟花爆竹;五环路内和各区政府划定的禁放区内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非禁放区内不放、少放烟花爆竹,更不要燃放超标、非法烟花爆竹。

京平:文明的春节更祥和

春贺神州万象新,京城满是年味浓。假期已近尾声,我们度过了一个喜庆、文明、祥和的春节。

如果说传统性是春节的精髓,那么时代性就是春节的生命。今年是五环内烟花爆竹“限改禁”的第二个年头,“爆竹声中一岁除”的旧习式微,“风朗气清迎新年”的新制成型。广大市民积极响应号召、严格遵守法规,以实际行动换来了亮眼数据:除夕全市接报119警情中火灾数量同比下降59%,节日期间全市烟花爆竹销售数量、燃放总量、炸伤人数较往年继续减少。连续一级优的晴朗天,正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保护城市环境,共享美好生活”的主人翁意识,值得鼓掌点赞!

春节“安静”了,但年味儿一点儿没减。这些天的北京城好不热闹,品牌庙会鼓乐喧天,民俗表演高潮迭起,“非遗”展示魅力十足;各大公园人头攒动,名花墨宝竞相斗艳,嬉雪项目让人流连;电影电视精彩纷呈,大片佳作密集放送,曲艺精粹韵味十足……新的文化样态不断孕生蝶变,让春节这杯时间的佳酿散发出历久弥新的芬芳。广大市民见到在岗值班的工作人员问候“过年好”、道声“辛苦了”,以文明行为给喜庆的节日增添了一抹亮色。

节日是展示社会气象的橱窗。通过这个春节假期,北京又一次彰显了“首善之区”的精神风貌,北京市民又一次展现了文明有礼的风采。特别是“鞭炮少放、年味更浓”的现实,让我们看到了移风易俗的力度,也有力证明传统和习俗并非意味着一成不变。真正的传统流淌在血液里、绵延在精神中,我们完全可以找到古老习俗与时代的最佳结合点,从而体现传统的现代价值,彰显习俗的内在生命力。陈规陋习越来越少,文化味道越来越浓,文明过节春节更祥和。

春节是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总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憧憬。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当此之时,我们更需勇立潮头,以“文明使者”的自觉,体现出和大国公民身份相适应的文明教养,与“首善之区”市民相匹配的礼仪风范。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高扬文明之帆、紧握公德之桨,把节日里的文明延伸到日常的点点滴滴,以更坚定的文化自信、更蓬勃的精神面貌,迎接新中国的70华诞!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