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9年专题 > 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 探索创造“北京经验” > 探索创新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检察蓝” “北京经验”基层实践样本

本站发表时间:[2018-11-08]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

原标题:北京城市副中心有一抹靓丽的“检察蓝”

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通州区检察院开展“反校园欺凌 守幼苗平安”活动

经北京市通州区检察院依法审查,北京市规模最大的一起跨省域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案王某等5名嫌疑人近日被以涉嫌污染环境罪依法提起公诉。面对管辖难、取证难、定性难、修复难等诸多问题,通州区检察院与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加强区域联动和协同保护,实现了对跨区域犯罪的严格精准打击。

11月6日上午,通州区检察院召开“聚焦副中心·勇创新作为”主题发布会,发布“升级版”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以下简称“副中心建设”)举措,并梳理通报近年来该院服务保障副中心建设情况。依法起诉王某等5人涉嫌污染环境案既是发布会通报的工作亮点之一,也是近年来通州区检察院服务副中心建设的一个缩影。

紧跟建设步伐 两度出台工作办法


通州区检察院与地税局开展“两法衔接”工作

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

早在通州被确立为城市副中心伊始,通州区检察院就将服务区域大局发展作为职责使命,成立了由检察长任组长的服务保障副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党组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

2014年,围绕北京市委“聚焦通州,建设城市副中心”的战略要求,通州区检察院制定出台了《关于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工作意见》,从10个方面作出工作部署。而随着副中心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对通州区提出了新要求,也对检察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该院主动应对,聚焦中央“三大攻坚战”战略部署,于2018年11月6日发布《进一步服务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实施意见》,再次明确了检察机关保障副中心建设的任务、路径和方法,为下阶段升级法律服务水平、生产更优法治产品和检察产品提供了完善的机制保障。

以办案为抓手 擦亮服务品牌


开展服务北京城市建设发展专项调研活动

办案是提升法律服务最有力的抓手。近5年来,通州区检察院在服务保障副中心建设过程中,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强化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他们攻下多起“首例”和“最大”:经依法起诉全国最大盗版儿童绘本案,7名被告人被判刑;经审慎办理北京市首例扬尘污染防治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督促行政机关对扬尘污染的违法行为果断查处并加大巡查和监管力度;跨区域攻坚克难,北京市规模最大的跨省域非法处置危险废物案被依法起诉审判;敢为人先,在办理北京市首例监察委向检察机关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中积累宝贵经验……

用数据说话:近5年来,该院共审查逮捕刑事犯罪案件4770件6095人,审查移送起诉案件7030件8555人,提起公诉6298件7588人,有罪生效判决率100%。所查办的金融类案件无一起撤回起诉或被判处无罪案件,涉案金额达20亿元;办理的破坏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114件148人,共筛查线索300余件,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9件22人,共摸排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76件,立案39件,通过诉前程序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28件,向法院提起诉讼2件,其中1件已经审理宣判;办理涉及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16件20人,涉案金额达数千万元。

抓住机遇谋发展 提升服务质量


通州区检察院向学生赠送法治图书

“张军检察长在多个场合提出,检察机关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为通州区检察院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主动作为,而且有所作为,不断提升检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让检察事业与国家发展大局同频共振,共创辉煌。”通州区检察院检察长祁治国说。

5年来,随着副中心建设的快马加鞭,通州区检察院紧紧围绕建设需要和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盼,立足检察职能,努力在每一次司法办案中提升能力水平和检察服务质量,真正实现有为才有位。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后,通州区检察院承办了北京市首例监察委移送案件。当时,监察机关调查程序和检察机关刑事诉讼程序如何衔接亟待解决,该院提前介入监察机关调查工作,以勇于探索的精神创新解决案件受理、强制措施等程序衔接问题,从实践中总结凝练出“三审一移”工作法,并在全市检察系统推广,为“北京经验”提供了生动的基层实践样本,有力地保障了反腐败工作力度不减、节奏不变。

全国最大的盗版儿童绘本案涉及著作权人最多、数量最多、码洋(全部图书定价总额)最多。面对这根难啃的“骨头”,通州区检察院不仅严格依法打击了侵犯著作权的犯罪行为,还针对该类案件开展专项调研,总结梳理形成了《知识产权案件中执法行为规范化问题研究》,引导规范行政机关调查取证行为;督促相关部门对区域内印刷厂、装订厂开展专项排查,共排查出侵犯知识产权类案件6件8人,目前已有5件6人被追究刑事责任,真正实现了“办理一案、影响一片、规范一类”的几何效应。

“三大攻坚战”关乎社情民意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能否办好相关案件考验检察人的智慧。2012年至2014年8月间,陈某、于某等9人以北京隆尊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为平台,打着高息理财的旗号非法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11.4亿余元,涉案被害人达4000余人。通州区检察院坚持将依法办案与追赃挽损相结合,化解风险与维护稳定相结合,个案办理与类案研究相结合,牵头制定的《关于非法集资案件办理工作的意见》,成为通州区办理此类案件的规范性指导意见。2015年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试点以来,该院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的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9件,推动筑起维护环境的坚实屏障。在依法打击涉农补贴领域职务犯罪、惩治贪腐蛀虫过程中,该院坚持“每案一建议”,结合执法办案,全面分析案发原因,向相应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提出堵塞漏洞的建议对策,并监督其贯彻落实,对有效遏制类案的再发提供了有益借鉴。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段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