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法官,咱局来了20多个大妈和大爷,是来找您的吧?” 6月6日下午,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执行二庭的吴艳茹法官正在办公,当听到这个消息时是一头雾水,“今天我没跟人预约啊,我这就下去看看。”
“法律卫士一心为民”、“执法如山为民解忧”,一面面鲜红的锦旗映入眼帘,“多亏了咱们西城法院的法官们,找回了我们的养老钱!”“咱们法官尽职尽责,跑这么远的路,就为了帮我们把钱追回来!”,大爷大妈们争先恐后地称赞着。看到眼前这一幕,吴艳茹法官是又惊又喜,惊的是此事来得太突然,完全没预料到大家会一起送来这么多面锦旗;喜的是,执行团队经过一年的努力将案件执结,得到了老百姓的高度认可,可喜!可贺!
高额利息诱惑 老人最多投资300余万元
2017年4月到8月期间,吴艳茹团队陆续接收到涉及河北某集团公司、北京某投资公司的执行案件50余件,这些案件的申请人基本是60岁以上的退休老人。经过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均选在超市等场所,向老年人介绍投资项目,实际则是一种变相的借贷融资。由于高额利息的诱惑,老人们少则几万元,多则投资上百万元。随后,被执行人以债权转让、协议回购、补偿差额的形式与老人们签订了债权合同。
可是等合同到期后,被执行人并没有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这才引起了一系列的诉讼。随着审判的进行,老人们虽然拿到了胜诉判决,但是被执行人消失得无影无踪,案款依旧没有找回来,其中有的老人是将自己的养老钱全都投资了进去。
最终,经过判决,案件进入了强制执行阶段。
“不打不相识” 耐心普法终获理解
“老人年纪大,情绪非常容易激动,当时真是说什么都听不进去。”吴艳茹法官回忆起刚接手这个案子时的情形,连连摇头,“其实我也能理解他们,很多老人都是把自己的养老钱搭进去了,现在把挽回损失的一切期望都寄托在法官身上。”
(图为西城法院执行局执行二庭法官吴艳茹接受记者采访)
此外,由于案件涉及金额大,涉众广,且申请人法律知识比较淡薄,给吴艳茹法官的执行团队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大爷大妈们法律知识都相对欠缺,而且人数多,我们就得一个人一个人给他们都解释清楚,有时候中午休息,或是下班以后,还在给他们答疑解惑。”
经过长时间的沟通合作,,老人们对法官的工作,逐渐从抵触,转变成了理解与支持。他们会派出一两名代表来院询问案情,大大减轻了法官的工作量。2018年春节的时候,老人们还带着水果来看望法官们。“后来我跟大爷大妈们交流,就好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样,我们也算‘不打(官司)不相识’吧”,说到这里,吴法官也不禁笑出了声。
冒着严寒往返三地 1500万案款终执结
“除了给大爷大妈们普法,让他们态度转变最主要的,还是执法过程的透明和公开,让他们知道案件的进展,知道法院在办实事,在帮助他们”。2017年11月,吴艳茹法官亲自带着执行团队,连续两天冒着严寒往返于北京、宣化和怀来等地,查找被执行人下落及财产线索,最终,成功地查封了被执行人名下一处刚刚被解除抵押的土地。
(图为吴艳茹法官执行团队前往河北查找被执行人财产。)
据了解,被执行人因公司经营不善,资金筹措困难,所以一直没能还钱。经过无数次耐心的约谈和艰苦的异地执行,最终被执行人理解并认可了法官的执行工作,主动筹集了全部的执行案款。
23面锦旗感动法官 公正执法温暖人心
2018年5月9日,被执行人将全部案款1500多万一次性打到了法院的账户。为了让被执行人公司能够正常运营,收到案款后,吴法官又赶赴当地将之前查封的土地解封。至此案件基本执行完毕。
(图为老人们带着锦旗来到西城法院执行局。)
“真的没想到能把我们的钱一分不少的找回来,我们想了无数种方法来感谢法官,最后选择了大家一起来送锦旗。”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吴法官说:“案件能够顺利执结,和大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当事人和法官互相理解,积极提供线索配合法官的工作,才能推动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经常跟我的团队讲,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对我们的执行工作满意和认可,不辜负老百姓对我们的期望。”吴艳茹法官欣慰地说。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