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9年专题 > 2019国际禁毒日 > 禁毒小知识

高考在即,服用这样的”聪明药“后患无穷

本站发表时间:[2019-06-24] 来源:北京禁毒 作者:

还有7天,就又有一群17、18岁的孩子要步入高考的考场,每一年的高考几乎都是家长和学生最紧张的时候,每天紧张的学习和不断的复习,都需要很大的精力,也是对人身体的一个严峻的考验。随着高考的临近,考生除了要集中精力复习之外,也要注意身心健康的调理。

小编在这里又要强调了,高考在即,一定又会有某些不法商家给学生、家长推荐所谓的“聪明药”,大家千万不要被他们欺骗利用,自己胡乱食用。

所谓的“聪明药”大多由三种药品组成:Adderall(阿德拉)、Modafinil(莫达非尼)和Ritalin(利他林)。这三种药品原本是用来帮助多动症患者(ADHD)保持镇定的处方药,但现在却被某些学生用作考前突击的兴奋剂,来刺激大脑保持注意力、增加短期记忆力。

利他林(Ritalin)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和嗜睡症的治疗。其作用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使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和强度大幅提高。这一药品在全球范围内基本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管制。在中国,利他林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与麻醉药品一样,强制管制!

莫达非尼(Modafinil)是一种中枢兴奋药,起源于1970年代一系列二苯甲亚硫酰基化合物的合成,主要通过刺激多巴胺能神经产生觉醒作用。多巴胺能神经系统中,D1和D2受体是莫达非尼产生促觉醒作用的必要受体。莫达非尼影响GABA、去甲肾上腺素、Orexin和组胺能神经系统的递质释放,可能是觉醒作用的继发效应,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但80%为非嗜睡症人士使用,由于莫达非尼具有强烈且持久的觉醒作用,因此在美国被私下用来帮助集中注意力,提高工作效率。在中国,莫达非尼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被严格管制。

阿德拉(Adderall)是一种被批准用于治疗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症(ADHD)以及发作性嗜睡症的处方药,并且被列为管制药物。它含有四种活性成分——右旋苯丙胺糖酸盐、天冬门酸安非他明、硫酸右旋苯丙胺和安非他明硫酸盐。要知道,安非他明相关的药品几乎都与“危险”沾边。

“聪明药”的危险性到底有多大,看了下面两个事例,你或许会更加了解。

在《新京报》的一篇报道中,高三女学生田静(化名)在母亲要求下,服下一种“聪明药“。听话的她,虽然不知道母亲递过来的药片究竟是什么,但还是吞下去了。服药后,她的学习状态确实有提升,课堂专注度提高,之前无法静下心来完成的题目,如今课后练习一下,就学会了。吃药两个多月后,原本班级排名跌出前十的田静,成绩再次名列前茅。但她不知道,自己正被一步步推向危险。掉发、失眠、焦虑随之而来,停药后状态反而更差,头疼、看不进书,从前温和的她也变得暴躁,因母亲拒绝她再服药而和家人大吵。她开始自行通过网络找药,不慎遇见无良卖家,将“摇头丸”当做“聪明药”卖给了她,服药成瘾,剂量越来越大。高考结束后,田静母亲无奈只能将女儿带去了医院。不知母亲看到女儿的状态有多后悔,但可以肯定的是,像田静母亲这样为孩子成绩提高无所不用其极的家长,早就不罕见了。家长群里疯传的“聪明药”,正在悄悄伤害无数孩子。

只要孩子能变聪明,成绩提高,不少家长愿意冒各种风险给孩子吃“聪明药”。《武汉晚报》的采访中,男生秦舞阳(化名)的父亲就打起了这样的主意。中考前夕,他为儿子准备好“聪明药”,希望能帮儿子集中注意力学习。药物似乎起了作用,秦舞阳的中考成绩比平时高了一些。面临高三升学压力,尝到甜头的秦舞阳将希望都寄托到“聪明药”上,主动要求爸爸再给他一些药。爸爸为此搜罗了各种渠道,按时送到儿子嘴里。和田静一样,“聪明药”带来表面专注力和高效率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烦躁和身体上的不适,时常感到恶心,所幸高考顺利过关。上大学后,秦舞阳的学习压力不减反增,他开始通过各种渠道自己购买“聪明药”,变得愈发暴躁,失眠和低落情绪也如影随形。此时才意识到严重性的父亲急忙带儿子去医院,而秦舞阳已经每天服用“聪明药”1-3片近半年,被确诊为药物成瘾,伴随情绪及睡眠障碍。

在中国,利他林被卫生行政部门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是严格的处方药。北京某戒毒医院主任医师徐杰说,利他林的作用机制与冰毒的主要成分苯丙胺(又名安非他命)类似,在大剂量服用时可能成瘾,但药效较弱。“到我们这戒毒的,有一成左右是利他林服用者。超过一半都是从‘聪明药’开始,最后变成麻古、冰毒等毒品的成瘾者。”

徐杰接触过大量利他林成瘾者,他发现,“聪明药”已越来越多地被普通人用于非临床治疗。服药者有14岁的学生,也有三四十岁的青年,他们抱着提升学习、工作效率的初衷,最终却成为了瘾君子。

高考在即,小编在这里再祝各位同学们带着饱满的信心奔赴考场,取得优异的成绩,步入理想的大学。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