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9年专题 > 2019国际禁毒日 > 头条

北京二中院院长鲁桂华开庭审理 “人体藏毒”运输毒品案并当庭宣判

本站发表时间:[2019-06-26] 来源:京法网事 作者:

在“6·26”国际禁毒日前夕,6月25日上午,北京二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鲁桂华担任审判长审理被告人朱某某“人体藏毒”运输毒品案,该案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理并当庭宣判。以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朱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三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五万元。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副检察长李华、第一检察部副主任郭俐等出庭支持公诉。市局禁毒总队、法制总队、人民监督员、方庄街道禁毒宣传和综治干部、高等院校学生等共计190余人观摩、旁听。

2019年2月12日,被告人朱某某受他人指使以体内藏匿毒品的方式,从云南省昆明市乘坐TV6031号航班至天津市,后从天津市转乘C2588次列车至北京市,并从体内排出部分毒品。2月13日19时许,在北京市房山区某酒店8829号房间,公安机关将被告人朱某某抓获归案,当场起获87粒黄色颗粒状物品,次日起获从其体内排出的4粒黄色颗粒状物品。经鉴定,上述91粒黄色颗粒状物品均为海洛因,含量为41.6%;共计517.04克,均已被收缴。被告人朱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证据没有异议,并自愿认罪认罚。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建议对此案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并对朱某某从宽处罚。

6月4日,北京二中院受理此案。针对本案系从境外人体藏毒至京、存在是否认定胁从犯与受他人指使等争议点,鲁桂华院长决定承办此案。庭前,鲁院长认真查阅案卷材料,多次召集合议庭成员研究案情,对事实认定、案件定性及量刑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结合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特点,对庭审提纲进行多次修改,做到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力求在充分保障被告人及辩护人诉讼权利的同时,充分体现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旨在实现繁简分流、节约司法资源的诉讼价值。

6月25日上午9时30分,鲁桂华院长担任审判长,会同审判员王洪波、人民陪审员王月茹组成合议庭,在第一法庭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整个庭审过程严谨、规范、简洁、高效,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各环节衔接有序。休庭后,合议庭对案件事实、定罪及量刑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尤其是针对被告人朱某某在境外时人身自由受到一定限制,运输毒品时并不明知对方对其家人勒索钱财、其朋友受到捆绑和恐吓,以及朱某某脱离他人控制后,为获取报酬仍人体藏毒并未报警等情况,结合本案事实和证据,逐一研究了是否构成胁从犯及受他人指使运输毒品等问题。对被告人如实供述、认罪认罚、受他人指使运输毒品等影响量刑的因素,充分斟酌、平衡,形成了一致的量刑意见。随后,合议庭继续开庭,对案件进行当庭宣判。北京二中院经审理认为,鉴于被告人朱某某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受他人指使运输毒品等情节,依法对其从轻处罚。同时,对辩护人所提朱某某系胁从犯等辩护意见,依照本案事实和证据,逐一进行评判和说理。法庭对被告人朱某某进行了法治教育。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