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19年专题 > 我是演说家 > 我是演说家

110接警员魏铭淇:《110是什么》

本站发表时间:[2019-06-10] 来源:正警事儿 微信公众号 作者:

  110的报警系统

  是绝对不允许出现1秒钟的差错的

  因为这关系到千千万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10接警中心魏铭淇

  一个气质婉约

  说起话来温柔的不要不要的

  警花软妹子

  却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

  发出了最强音

  《110是什么》

  魏铭淇

在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你们拨打这三个数字就一定会有人回应你,它就是110。我来自北京110,是一名接警员。每天从我手中接起的电话大概有700个,一年将近10万个。

我记得毕业的时候大家都在说着做了什么工作,他们有交警、片警、便衣、还有刑警,可到我这呢?“接电话”的。

可你们不知道吧,有的时候我还会接到这样的电话:“喂,110啊,我家孩子不听话,你能不能帮我教育教育他啊?”

还有:“喂,110啊,我银行卡被吞了,你赶紧派个警察过来帮我把机器拆开。”

又甚至有:“喂110啊,我家房顶塌了,你赶紧来救我。”“您别着急,说一下位置。”“对不起啊,我刚才在做梦。”

每当这个时候,我都是特别的无奈,但就是这种非紧急非警务的电话,居然占到了我们全市接警总量将40%。

作为一名接警员接好一个电话容易,但接好几十万个电话不容易。我在这个岗位上哭过好多次,被指责、被误解、被骂,我常常问自己:110是什么?难道只是接个电话、布布警这么简单吗?每一个电话,短的不过十几秒,最长的也不过几十分钟,但我们永远不知道电话的那端在发生着什么,又即将发生什么。

那是2012年,电话接通后报警人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110吗?我想找个人说说话。”我以为这又是一个滋扰电话,就对她说:“同志您好,这是110 是报警台,请问您是报警吗?”她回答我说:“我就是想在死之前,找个人说说话。”我才意识到她要自杀。

那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姑娘,刚刚23岁。她出生在陕西一个偏僻的农村,她是她们村里唯一的一个大学生,她上学的那天全村人都去送了她,说她是他们的骄傲。可就快要毕业的时候,她恋爱了怀孕了,但家里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从此和她断绝了关系,还说她是全家人的耻辱。她告诉我,在她怀孕九个月的时候,那个男人抛弃了她,她曾经选择吃药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一次,是民警把她送到了医院,孩子因此早产......

这一次,她坐在楼顶拨通了110,她说要用她的死让那个男人忏悔一辈子。

我心里很着急手心里全是冷汗,我想用一切办法去帮她,我一边劝她一边查找过去几个月所有带着自杀、救助、急救这些信息的报警记录,我希望能哪怕得到一点点线索,告诉我她到底在哪。她对我说:“你是个好人,你别劝我了,我已经死过一次了,祝你幸福。”说完就挂断了电话,我着急的赶紧回拨了过去,可电话再也没有接通。

没过一两分钟,当我还在搜索着那些信息的时候,我就听到隔壁的同事说:“有个女人跳楼自杀了”......我不敢去联想,但我心里又知道那一定就是刚刚和我说话的那个女孩,我整个人僵住了,我的脑子里什么都没有,一片空白。然后就只是不停的在那掉眼泪,在她死亡的现场发现了一部手机,最后一个通话是110。

我一直都在自责,如果我能再多做一点,我再多拖延一些时间,她是不是就能够得救了。可她也让我知道,一个接警员绝不仅仅只是接个电话那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电话那端究竟在发生着什么,但有时却关乎着生命。

从此之后我不断学习着法律、急救、心理,这些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我希望我能懂得更多,才能在关键的时刻帮助更多的人。

去年冬天我接到这样的一个警,让我记得特别深刻。电话响了,没有声音,我喂了好几声。还是没声。当我以为这又是一个无声电话准备挂断的时候,我听到电话那边隐约一个大姐的声音:“钱我已经给你了,你把刀收回去。”

刀?我一听到这儿就知道出事了,可是电话里的声音怎么那么小呀,我忽然觉得她是不是把手机放在兜里,偷偷的让我听着呢?我把音量键调到了最大,就听那边说:“废什么话,过了红绿灯停车!”

“是簋街那个口吗?”

大姐一定是故意把位置说了出来,有了位置我一边迅速派警,一边继续听着。“砰”好像是关车门的声。“喂,喂,110,有人抢劫!“劫匪刚一下车,大姐就对着我们电话喊,我安抚着她的情绪,并一边询问着嫌疑人的体貌特征、逃跑方向、逃跑方式。没一会儿,我们的民警就在距离案发地点不远的地方,抓到了嫌疑人。

在我接到的那么多个警里面,这位出租车大姐是最机智的。当她面对持刀抢劫的嫌疑人时,不仅不露声色的报了警,还知道要把最重要的位置信息透露给我们。

相比之下,很多人在报警的时候非常地慌张,根本不知道如何报警。我想告诉大家,无论你们遇到什么危险的情况,接通110后,说清位置都是非常关键的。只有知道你们在哪,我才能更快地派警去帮你。

110收到过很多锦旗,挂满了接警厅,来自全国各地。但我们不光收到过锦旗,还收到过一封来自贵州的委托信。

当我们给这个信封安检的时候,彻底懵了,居然是一枚硬币,还是一枚我们根本不认得的古代硬币。随物有一封信,上面写着:“敬爱的北京市公安局110接警中心的民警,你们好!这枚硬币是我的传家宝。有位北京人想买走它,但我怎么着都觉得不安全。思来想去我对他说:‘请你到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台取走,把钱给民警。’”

后来我们和他取得了联系,婉拒了他的重托。但是这封远在北京两千多公里外的信任,也让我明白了“110是什么“这个问题。

大家都说有困难找警察,找警察第一反应就是打110,它是我们潜意识里最习惯的存在。它是那个无论你在哪里,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都可以随时拨打的电话。但是它更应该是那个我怎么办,我遇到危险了,那个当我们丧失安全感的时候,拨打的求助线,那个守护在我们身边的生命线。

我看着北京的地图,仿佛每个角落都曾在接警单里出现过,似乎每个地方都有我曾经帮助过的人们。我们每一个接警员虽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我们会始终坚守在电话线的这端,守护好你们安全感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你们拨通110的时候,我们随时准备着给予你们回应:您好!110,有什么能帮您的吗?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