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王硕,2011年北京政法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工作。今年是我加入公证行业的第九个年头了。现在的我,是一名执业五年的公证员。
回想这九年,从初入社会的新人,到成长为可以从容应对各种公证事项的执业公证员,经历了太多的人和事,而对我改变最多并且让我坚定地把公证当作毕生事业的人,是我的师父——国际明。
“师父”这个词通常是对有手艺的人的尊称,在公证处,更多的时候我们管自己的师父叫老师。我的师父2020年7月退休了,工作中,我称他为国老师,但在我心中,他永远是我的师父,因为我觉得公证也是门手艺,而国老师更是一位匠人。
“你要甘于寂寞”,这是我入职后国老师和我说的第一句话。不得不说,这句话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毛头小子其实是句很空的话。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公证,更不知道我未来的工作是什么,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我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要让我甘于寂寞。
我最开始接触的主要工作是政府采购招投标的现场监督公证,也是从这个公证事项开始,我渐渐明白了师父这句话的含义。
可以说,这项工作是寂寞的,工资是寂寞的,可能生活也是寂寞的。招标现场除了开标的时候公证员致词以外,主要工作基本都是“坐着看”,看各个投标人递交文件、开标人拆封文件、唱标人宣读文件、评委在评标现场评审阅标。
刚开始的时候,一天下来觉得好无聊。入职第一个月,我甚至感觉可能投错行了。但是没过多久,国老师开始从招标和公证的各种法律以及各种环节对我进行现场教学,告诉我他在现场遇到的各类问题和解决方法。起初我对现场教学很抗拒,毕竟当着那么多人被人说教是件很丢面子的事,但慢慢了解了这类业务后,我意识到,如果当时没有人告诉我做法对与错的话,之后的工作会面临更大的麻烦,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师父的话可谓是“良药苦口”。
“公证是什么”,这是我实习期满将要转正的那天,国老师问我的话。记得那天国老师把我叫进办公室,我刚坐下他就问了我这个问题,我支支吾吾半天,正想引经据典的时候,他告诉了我答案,“公证就是证明”。他说,等什么时候你能理解这个答案了,你就能当公证员了。
这句话也一直陪伴着我走到今天,无论遇到哪一种公证申请,我都会从这六个字里找答案。这个申请我到底要证明什么,证明的内容以及形成的证据又是否真实且合法,这些都是我要一直探寻的,而我认为,这句话也正是公证行业的真谛。
“你要有担当”,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民事公证出错后国老师跟我说的话。记得那是一个出生公证,我把公证书中当事人的信息写错了,改完后当事人又发现他父亲的信息也是错的,此时,他的态度已经明显不悦。
我还没从刚刚改错的慌乱中缓过来,有些不耐烦,就跟当事人说了一句,为什么你刚才不看呢?当时的对抗场景可想而知。这时,国老师放下手里的工作,先跟当事人说了抱歉,接着又说:“这是我们的失误,马上给您改好,您稍等。”随后,他叮嘱我一定要核对好,不能再出错。
当事人离开后,国老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如果你觉得你刚才说的对,那你应该不适合跟着我学。如果你觉得你说的不对,那从此以后就别再把这句话说出口。
谈话之后,我向国老师承认了错误,等我要走出办公室的时候,国老师说了一句:“小子,你的路还长,你要有担当。”这句话我铭记至今,直到今天,公证过程中的任何问题我都会和当事人及时、耐心、认真地沟通,不急不躁,不逃避。我想,人这一辈子不怕犯错,但就怕你没有担当。
“一定要学真本事”。我入职时,保全证据和强制执行公证是公证处的经济支柱,不少公证员和助理都希望能用这类业务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收入。刚刚通过司法考试且收入微薄的我,也想早点接触这类业务,为自己未来执业做铺垫。
国老师很快就发现了我的想法,本以为他会批评我不踏实,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而在之后一次有近三百人参加的开标现场,国老师跟我说,今天你的任务是宣读现场证词。我当时虽然意外,但却不以为然,宣读证词有什么难的,于是,根本没把它当回事。
到了宣读证词环节,我打开之前编辑好的现场证词就念了起来。面对台下的三百人,紧张地感觉呼吸都快停止了,念的时候发现编辑好的证词里有错别字,而且有的语句断句也不通。我磕磕绊绊地把证词宣读完,心情特别沮丧。回家的路上,国老师跟我说:“小子,公证行业我干了三十多年,挣钱的不挣钱的公证我都干过,但想一直吃这碗饭,你一定要学真本事,从基础学起,从点滴做起。”
从那之后,宣读证词的任务就落在了我的身上,我也从宣读证词中慢慢理解了证词每一句话的含义以及所涉及的工作流程,更学会了如何应对突发状况。
2018年,我已经是执业公证员了,在一个开标现场,宣读证词的时候,电脑突然出现故障导致黑屏,我就对着漆黑的电脑屏幕,把现场证词一字不差的背着宣读了下来。读完那一刻,我后面的招标公司工作人员全部站起来鼓掌。台下的投标人一头雾水,现场主持人说明了刚才我遇到的情况,台下更是一片掌声。
那一刻,我想到的是,师父,徒弟没给你丢脸。直到今天,我依然坚持做招标现场监督公证,因为这是我的看家本领,我不能忘本。
俗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放在我和师父的身上似乎特别贴切。
国老师是我进入公证行业的启蒙老师。入行那年我21岁,和国老师的孩子年纪差不多,多年的相处,师徒情里更包含了一份父子情。国老师很少叫我的名字,基本都会跟称呼他的孩子一样,叫我一声“小子”,即便在我成为公证员后,他也一直这么称呼,而也正是这份特殊的感情,作为一条传承的纽带,把我真正带进了这个行业,更让我下定决心把公证当作事业。
师父的谆谆教诲,让我树立了正确的职业观,更让执业初期的我少走了很多的弯路。他为人正直,很严厉,也很亲切。他可能会在我犯低级错误的时候批评到我怀疑人生,也能在我不经意间帮我扶正领带。严师出高徒,我会一直坚定信念,努力做到最好,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师父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