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第五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今年的主题是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听上去遥远神秘的国家安全
其实与每个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
同样,我们每个人也都能成为国家之盾
肩负起保护国家安全的重任
今天,大妈就为您带来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知识
与您一起开启学习时光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如何提出的?
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是什么?
我国国家安全体系是什么?
公民应如何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我国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有哪些?
除了要牢牢掌握以上这些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相关知识
下面这些知识
也是每一位公民的应知应会哦
国家的核心利益有哪些?
国家的核心利益包括: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中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生物安全何时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2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提出,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生态安全有什么重要地位?
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的母体。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如同战争威胁一样生死攸关。维护生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福祉、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生态安全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石。
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本法所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勾结实施的下列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1)阴谋颠覆政府,分裂国家,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2)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3)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的;
(4)策动、勾引、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
(5)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其他破坏活动的。
以上这些行为,国家不仅会依法惩治,还要防范和制止!
公民日常应警惕哪些可疑行为?
(1)一些可疑人员未经批准到内部作调查,进行科技、经济、企业等情况搜集。发现这种情况不能随意提供,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国家安全机关报告。
(2)警惕境外电台、电视、网络等传媒的煽动、造谣。
(3)一些境外组织和人员经常出现在我军事、保密单位周边,乘机盗取秘密情报和信息。如遇有可疑人员要立即报告。
(4)一些有境外背景的组织和个人,利用一些群众不满情绪,煽动与政府对抗。遇到这些情况,应立即报告。
反间谍工作中公民的权利义务是?
(1)公民和组织应当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或者其他协助。因协助反间谍工作,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国家安全机关请求予以保护。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依法采取保护措施。
(2)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报告;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的,相关国家机关、组织应当立即移送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3)在国家安全机关调查了解有关间谍行为的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时,有关组织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不得拒绝。
(4)任何公民和组织都应当保守所知悉的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
(5)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
(6)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
(7)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控告的个人和组织,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热点解读
更多直击一线
5月13日,北京朝阳法院向未成年被告人小丽的监护人发出“家庭教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