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年专题 > 致敬首都监狱戒毒卫士 > 榜样故事

张嘉嘉:监管战线上的尖兵

本站发表时间:[2021-02-05] 来源:北京监狱与戒毒微信公众号 作者:

张嘉嘉,清河分局垦华监狱11监区民警。在罪犯管理中,他因人施教,科学改造,励志监管新战场。在家庭和工作之间,他退伍不褪色,一腔热血显忠诚。在监管一线,他立足本职,攻坚克难,守住安全第一线。

警官寄语敞心扉

2010年,张嘉嘉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教师岗位,弃笔从戎,在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服役,深受部队优良传统教育熏陶。2016年12月,张嘉嘉脱下军装换警服,励志监管新战场。

刚到监区管班时,张嘉嘉发现班组内的罪犯不爱发言,更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内心想法。个别谈话时,他们也是听得多,说得少,难以沟通交流。张嘉嘉几次召开班会试图打开班组罪犯心扉均未成功。有一次趁着班组布置文化园地的时机,张嘉嘉亲自书写“不得不来,不能白来,不要再来”的警官寄语书法作品张贴在墙上。自那以后张嘉嘉发现班组罪犯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都在思考些什么。他趁热打铁组织全班围绕警官寄语展开讨论。罪犯王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他谈到,由于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接受法律的惩罚,咎由自取,不得不来。现在自己必须要把刑期变为学习,在人生低谷时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这三年不能白来。在已经服刑的两年里,国家、监狱通过各种方式教育、改造、培训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家中的亲人都在默默地关心自己,期待着自己,所以自己一定要心怀感恩,珍惜家人,以后一定遵纪守法不能再来了。其他每名罪犯也都深入剖析自己犯罪根源,敞开心扉,纷纷表示今后要安心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管班一年里,张嘉嘉相继开展了“同舟共济”“日行一善”“警官寄语”“亲情寄语”等活动,班组建设效果显著,班组罪犯逐渐形成互帮、互学、互教、互监的良好改造范围。

一家书促改造

在管班过程中,张嘉嘉发现,部分罪犯不太注重写家书,可张嘉嘉认为,家书不仅是罪犯亲情沟通,亲情修复的媒介,更是建设家庭,教育孩子,传承家风最直接的方式方法。

于是张嘉嘉深入监区罪犯群体调研,积累资料进行备课,在监狱民警教师大讲堂以《一封家书》为主题公开授课。张嘉嘉对全体罪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名人家书鼓励罪犯重视家庭,注重家教家风,还对文化水平较低的罪犯手绘的图片家书以及手工艺品进行展示。通过一封家书的授课唤醒罪犯创造属于他们的美好未来。

张嘉嘉的授课,深受罪犯群体好评。本人也被市局聘请为新生大讲堂特聘教师。

因人施教助回归

罪犯安某,服刑十余年,临近释放时情绪低沉,举止异常。张嘉嘉发现后,一边向监区汇报了解其情况,一边耐心听其倾诉。原来该犯身患残疾,腿脚不便,入监时女儿刚上小学,现在已经参加工作。担心出监后孩子不认自己,更担心自己出监后拖累孩子。张嘉嘉了解情况后一面对罪犯进行宣传疏导,鼓励安某给女儿写信告知近况,并向该犯宣传社区政策,一面联系罪犯女儿,将罪犯现实情况、心理状态,乞求家人原谅,悔过自新的想法告知。经过沟通,该犯女儿终于在安某出监时相见,并将安某接回。

罪犯王某,入狱前是某广告公司的数字印刷工人,技术熟练。几次聊天出监后干什么,该犯均表示还要继续干广告印刷,自己对这个行业熟悉,也喜欢印刷这个工作。临近出监时张嘉嘉发现该犯眼神透露出迷茫。张嘉嘉通过谈心了解到,该犯觉得印刷机器更新淘汰快,现在社会上的机器自己已经不熟悉,不了解目前社会上的印刷行业究竟怎么样,对自己出监后的生活没有信心。知道情况后,张嘉嘉通过网络等途径详细了解目前印刷行业情况,做成资料提供给王某参考,通过资料了解,王某又重拾信心,准备出监后继续从事自己的印刷工作。

在罪犯的改造过程中,可能就是某一个细小的环节触动了他们内心最敏感最柔弱的地方,于是就促成了一个人的转变。在日复一日地坚守中,张嘉嘉从来没有懈怠,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靠着曾经在部队锻炼出的意志,在改造人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