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年专题 > 2021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 > 知产动态

北京发布2020年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

本站发表时间:[2021-04-25] 来源:首都之窗 作者:

  4月22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知识产权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新胜,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党委副书记、督办郭明学,市版权局二级巡视员卢志鹏,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副总队长、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王宁之,北京海关副关长孙铭辉,市高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潘伟等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潘新胜介绍:

  2020年,北京知识产权综合实力持续全国领先,优化营商环境获评全国“标杆城市”。全市专利授权量16.3万件,其中发明授权量6.3万件;商标申请量56.5万件,商标注册量36.3万件;著作权登记量100.5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量20.4万件;植物新品种申请量为564件,授权量为88件。截至2020年底,全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5.8件,居全国首位;商标有效注册量222.3万件;共有平谷大桃、大兴西瓜等地理标志产品13件,核准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企业总数达52家。

  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市知识产权局共办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360件,其中电商专利侵权案件316件,展会专利侵权案件5件,专利行政裁决案件立案39件。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伪劣共计结案1723件,罚没款5600万元。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巡查网站1.8万家(次),关闭侵权盗版网站13个,删除侵权盗版链接0.8万条,销毁各类侵权盗版图书20余万册。市版权局出版物鉴定中心共出具鉴定意见1380份。北京海关全年共查获涉嫌侵权商品2728批次,57.6万件。

  司法保护效能进一步发挥。全市各级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66710件,审结案件66973件。

  全市共接收知识产权举报投诉1315件,其中涉及商标权856件、 著作权234件、专利权221件、商业秘密4件。

  2020年北京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主要有几个特点: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持续优化我市知识产权政策环境。发挥市知识产权办公会议职能和作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合力。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行动方案》《关于加强版权保护的意见》《北京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进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有效衔接,探索建立专利、商标、原产地地理标志等规范化管理。

  二是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主动融入“两区”建设主战场。积极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示范区建设,专利侵权、确权联合口审机制和技术分析师制度等2个案例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司法部“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典型经验做法”。探索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为142家企业的1660件专利投保。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积极构建“一站式”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持续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市知识产权局建立83家全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中心、工作站。

  三是坚持首善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彰显首都特色。全市知识产权系统强化部门联动,市知识产权局与市市场监管局签订《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联合市司法局等8个部门共同印发《北京市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调解工作的意见》。15家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全年受理知识产权纠纷10070件,调解成功率为63.32%。联合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完成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等20余次大型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实现“零容忍、零投诉”目标。新业态、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取得诸多突破,市版权局 “版权链”与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实现对接。加强知识产权服务业行业监管,市知识产权局制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双随机”抽查程序,完善工作指引,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推动知识产权区域协同发展,有力打击跨省知识产权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涉疫知识产权违法行为,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积极加大口罩等防疫商品监督检查工作力度。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交流与国际合作,提升知识产权影响力。深化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新中国首个在我国缔结、以我国城市命名的国际条约《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正式生效。

  2021年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办公会议统筹协调职能作用;持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支持“两区”建设政策落地落细;持续深化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务实合作;加大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力度。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