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年专题 >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 办实事

北京金融法院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四项举措广泛征询媒体意见建议

本站发表时间:[2021-09-28] 来源:京法网事微信公众号 作者:
  原标题:北京金融法院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十四项举措广泛征询媒体意见建议

  9月27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暨媒体座谈会,结合教育整顿工作要求,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会议邀请了来自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法治日报、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等中央和首都各大媒体近20人参加。

  据了解,此次北京金融法院发布的“我为群众办实事”14项举措,紧盯金融诉讼中群众反映集中的难点堵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全方位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符合专门法院特点的为民、便民、利民措施。包括:开办线上午间法庭、夜间法庭;建立集约送达中心;开发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平台及APP小程序;建立查封扣押冻结证券电子平台;组建涉公民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案件专业化审判团队;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站;深化“一站式”金融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建立12345接诉即办快速应答机制和属地社区金融类纠纷接诉即办法律咨询机制,完善12368热线工单回复机制;金融非诉强制执行案件由“二次申请变为一次申请”;成立金融法治普法服务队;完善立审执协同联动机制,实现案件全流程集约高效办理;推进诉讼服务智能化平台建设;开通特殊群体现场立案窗口;建立当事人诉讼权利和重要事项一次性、全流程告知机制。

  北京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峰在通气会上介绍,自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北京金融法院结合自身特点,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专题学习教育,广泛征集意见建议,查摆“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大调研、大起底,形成14项重点举措。

  14项重点举措体现了以下特点:

  围绕保障基本民生需求办实事

  保险、信用卡、金融借款等金融纠纷直接关系基层民众的切身利益,北京金融法院将保障基本民生需求为目标,将为群众做实事落实到审执工作的具体环节上,有效解决当事人最急、最盼、最需、最难的民生问题。在工作机制上实行联动服务、集成服务,让当事人“只进一个门,办好一揽事”,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诉讼体验感。

  围绕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办实事

  在抓实审执主业同时,做实职能延伸,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市域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以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法治轨道上,不断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围绕金融审判机制体制创新办实事

  进一步落实全流程网上办案、全节点监督管理、全流程智能服务;推进办事事项标准化和数据归集共享,推进移动电子诉讼应用,完善无接触式诉讼服务;进一步构建完善线上线下并重的审判工作格局,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进一步完善立审执联动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强化司法效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此次新闻通气会也是北京金融法院坚持“开门搞整顿”,广泛征询媒体意见建议的一次恳谈会。与会媒体代表分别从重点议题策划、典型案件宣传、普法产品推出等方面提出了43条意见建议。

  北京金融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蔡慧永表示,法院和媒体关系紧密,二者作为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环节应该互通有无、互相支持,共同引领、传递正能量;期待各位媒体代表能够发挥自身优势,以大家的高站位、宽视野、深见地为金融法院的各项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更多意见建议。

  北京金融法院

  “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

  项目一:开办线上午间法庭、夜间法庭

  在金融借款、人身保险、委托理财等案件中,部分当事人工作日事务繁忙不方便线上开庭,本院利用8小时以外时间,为当事人开办线上午间、夜间法庭,便利当事人诉讼。

  项目二:建立集约送达中心

  依托金融司法大数据,借助社会化管理,整合窗口预约送达、电子送达、法院专递送达、外出直接送达、公告送达、委托送达、电子送达等方式,打造全流程、一体化集约送达平台,为当事人提供高效、便捷、智能送达服务。

  项目三:开发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平台及APP小程序

  在本院中小投资者保护工作站设立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平台,该平台具备当事人服务与法官管理两大功能;开发APP小程序;制定《北京金融法院证券纠纷代表人诉讼指引》。实现权利登记、公告通知、诉讼文书送达、代表人推选、执行款项发放等一站式办理。

  项目四:建立查封扣押冻结证券电子平台

  推进线上协助执行执法对接机制,协调结算部门设立专门通道,执行法官通过线上即可实现对全国股票网络查询、冻结和过户,提升金融纠纷执行效率,高效保护金融案件债权人合法权益。

  项目五:组建涉公民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案件专业化审判团队

  以个人信息保护法及数据安全法出台为契机,强化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安全保护,对相关课题开展深度调研分析,在审判实践中积极开展相关机制研究,不断提升涉公民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案件专业化审判水平,以典型案例为示范,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项目六: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站

  整合金融审判数据资源,设置金融消费者保护一体机,汇集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法规、典型案例、金融普法知识等内容,发挥金融消费者保护工作站的教育宣传作用,普及相关知识,增加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为维护金融安全提供司法助力。

  项目七:深化“一站式”金融多元解纷机制建设

  加强与专业调解组织对接联动,强化与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在证券期货纠纷调解领域合作;强化与中小企业合作发展促进中心在中小企业金融纠纷调解领域合作;强化与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服务中心在涉外金融民商事纠纷调解领域合作,提升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效果。

  项目八:建立12345接诉即办快速应答机制和属地社区金融类纠纷接诉即办法律咨询机制,完善12368热线工单回复机制

  建立12345接诉即办全院快速应答机制,本院各庭室设立专人专岗督办,不断提高12345接诉即办工作质效;建立属地社区金融类纠纷接诉即办法律咨询机制,为基层社区接诉即办工作提供法律支持,深度参与社会治理;针对12368热线反映问题,立案庭设立专人督促办理,不断提高问题回复及解决的时效性。

  项目九:金融非诉强制执行案件由“二次申请变为一次申请”

  优化审执流程,打通准许非诉强制执行与申请司法执行程序,申请执行人在立案时只需一次性提交相关材料即可办理。经审查准予强制执行的,本院通过内部程序移交立案庭,由立案庭直接登记执行案件,压缩非诉强制执行办理周期,减轻申请人诉累。

  项目十:成立金融法治普法服务队

  成立由法官、法官助理等组成的金融法治普法服务队,深入社区街道、学校、乡村、企业等进行金融法律知识教育宣传;开展民法典知识普及工作;协同基层组织强化社会矛盾治理;在公众号上设立“融小法课堂”,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普法宣传。

  项目十一:完善立审执协同联动机制,实现案件全流程集约高效办理

  加强立案、审判、执行协同机制建设,立案大厅同步设立导诉、立案、诉服、执行窗口,方便当事人联系法官,提供立审执一站式接待服务;强化会商研判和协调联动,将协同、高效的理念全程纵向贯通,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效果。

  项目十二:推进诉讼服务智能化平台建设

  以电子导诉智能机、诉状辅助生成机、诉讼服务一体机、诉讼风险评估机等智能终端设备为载体,不断更新诉讼服务内容,丰富诉讼服务,提升服务群众的智能化水平,形成诉讼服务智能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项目十三:开通特殊群体现场立案窗口

  在立案大厅开通特殊群体现场立案绿色通道,解决涉军、老弱孕残等群众线上不方便诉讼问题,保障特殊群体线下立案,不断增进特殊群体现场立案体验。

  项目十四:建立当事人诉讼权利和重要事项一次性、全流程告知机制

  制作涉及20余类100多项当事人诉讼权利清单,在立案阶段向当事人一次性送达告知,保障当事人知情权,强化当事人监督。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