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1年专题 > 缓堵保畅 创造良好交通环境 > 最新要闻

北京市首条“自行车斑马线”提效保安全

本站发表时间:[2021-09-04]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

  来源标题:本市首条“自行车斑马线”提效保安全

  昨天,双桥路口施划了北京第一条“自行车斑马线”及大货车右转盲区警戒区,目前均已完工。本报记者 白继开摄

  近几天途经双桥路口的司机、行人、骑车人,过路口的时候都会发现桥下自行车道里增设了斑马线。记者昨天(3日)实地采访时,北京朝阳交警介绍,这是双桥路口深度改造中的一部分,名为“非机动车等候区”,长得虽然像斑马线,但功能不一样。和“等候区”一起出现的,还有路口中间针对货车转弯设置的“危险区域”和货车车道的位置调整。一番“精耕细作”之后,目前双桥路口通行安全性、礼让斑马线的可操作性都在大幅度提高。

  4个方向单面放行减少冲突点

  “双桥路口是我们辖区的一个重点,车多人多,机动车行人和自行车交叉点特别多。‘礼让斑马线’活动里,这儿的司机就更经受考验。”朝阳交通支队双桥大队副大队长徐海洋对记者说。

  半个月前,朝阳交通支队开始给这个路口动手术。朝阳交通支队交通科科长何磊介绍说,警方首先取消掉原来东西方向直角式左转弯,将原有放行方式调整为4个方向单面放行,大幅减少各种方向车流的冲突点,同时调整信号灯配时,确保路口放行效率最优。

  “4个方向单面放行”,一下子让行人、骑车人过街难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出路。改造前,双桥桥下南北方向非机动车、行人过街距离太远,骑车人和行人过街时,总是遇到半途变灯的情况,又和其他方向的转弯车辆屡屡交叉,“礼让斑马线”活动开始后,司机们让行意识提升,但因人流量大,又影响到了通行效率。此次改造之后,交管部门利用单方向放行的优势,提前放行一个方向的非机动车、行人到二次过街等候区等候,比如在单方向放行东向西车辆时,通过信号灯的指引,将南向北方向行驶非机动车、行人放行至二次过街等候区等候,大幅度提高了行人和自行车的通行效率。

  精耕细作提升路口秩序

  上午10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有些行人和骑车人还没有完全适应新变化。西向东方向绿灯时,北向南方向机动车是红灯,而同方向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上是绿灯,有些行人、骑行人到了路口,还是习惯性地不敢向前,直到协管员提示,才注意到车道是绿灯。

  何磊说,目前路口的通行方式刚刚启用,市民短时间内尚未适应,但习惯了以后,通行效率会有明显提升。行人、骑车人的安全也更能得到保证。

  现场交警还介绍了一些小改变。如针对双桥桥下东北角和西北角行人地下过街通道,使用率很低,在路口北侧增设了行人指引标志以及地下通道指引标志。在双桥桥下路口周边50米道路范围内,设置为共享单车禁停区域,全面提升路口范围内交通秩序环境,有效保障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空间。

  首设大车转弯危险警示区

  因地处五环外,双桥路口大货车往来频繁还特别多。在东向西方向,原来的货车车道紧邻自行车道,一旦出现意外,很容易波及到骑车人。路口改造时,警方特意调整了路口车道,专门设置大型车辆车道,将东向西方向直行的大型车辆统一规范至第三条车道,在货车车道和自行车车道中间,隔出一条机动车道。何磊说:“这个思路就是,一旦出问题,就让车子之间碰撞剐蹭,别撞到人。”记者注意到,这条大型车道的内侧施划了用于诱导车辆减速的“收窄”标线,以提示货车进入路口时降低车速。

  在路口的4个转弯处,还有一条醒目的黄色铺装,标明是“大型车辆转弯危险警示区”,这在北京市还是第一次出现。徐海洋副大队长介绍说,交叉口涉及重型货车发生的伤亡事故中,内轮差和盲区引发的事故占70%以上,死亡率超过90%。“内轮差”是指车辆转弯时,内前轮的转弯半径与内后轮的转弯半径不在同一条轨迹上,两者轨迹之差为内轮差。车身越长,转弯幅度越大,形成的轮差就会越大,导致重型货车易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增设警示区域后,将有效提示非机动车行人过街注意安全。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高煦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