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库 > 2022年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图片集锦

执行女法官贾会颖:绝不能让生效判决成为一纸空文

本站发表时间:[2022-09-14] 来源:北京政法网 作者:董振杰 通讯员 杨齐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我希望成为这一公里上的一束光,为照亮切实解决执行难之路贡献自己的力量。”北京房山法院的执行法官贾会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始终在执行岗位上践行着司法为民的初心,在善与恶、正与邪的较量中,守护人间正道;在情与法、严与暖的交织中,实现公平正义。
  自2021年4月调入执行局以来,贾会颖个人结案1992件,团队结案4652件,结案量位列全院第一。进入房山法院12年来,她曾荣获北京法院先进个人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获嘉奖3次,获评优秀工作者6次、优秀共产党员4次以及服判息诉先进个人、厉莉先锋岗等荣誉。
  “执行法官要做的,就是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
  利落的短发、干练的西装、时尚的高跟鞋——每天早上都能看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贾会颖。她容貌秀丽、身材纤瘦,说话绵言细语,处事果断利落,是执行局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不管执行案件多复杂、结案压力多大,都压不垮她的工作热情和切实解决执行难的信念。
  “执行法官要做的,就是兑现当事人的胜诉权益,绝不能让生效判决成为一纸空文。”这是贾会颖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为了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案件因无财产可供执行而陷入执行不能,贾会颖总结出“执行三多”工作法,即多讲一些、多查一些、多做一些。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会全力以赴,不让当事人的希望和期待落空。
  “多讲一些”,就是要有效地与申请人和被执行人沟通。要做好被执行人的释法劝解工作,帮其权衡利弊,释明拒不执行的法律后果,耐心地说服其主动履行义务。对于申请人,在案件穷尽强制执行措施后仍然无法执行到位时,尽可能地为申请人提供其他维权帮助。例如,当被执行人是个人独资企业或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时,贾会颖会引导申请人追加股东为被执行人,为其债权的实现提供多一重保障。当企业法人出现资不抵债情形时,她会提示追索工资的当事人向法院申请破产,为申请人打开救济新思路。
  贾会颖并不仅仅局限于就案办案,她总说:“当事人的法律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如果我们能提供更多法律维权途径,也许就能为当事人实现合法权益增加多一点可能。”
  “多查一些”,就是要为精准、高效地发现被执行人财产拼尽全力。在财产调查过程中,贾会颖坚持自然人经常居住地、户籍地必到,组织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公司注册地必看,不放过任何财产线索的蛛丝马迹。
  在吴某等9人申请执行北京某医院有限公司劳务合同纠纷案中,医院应支付工人工资等共计30万余元。经过线上调查,医院名下没有可供执行财产,银行账户早已因其他执行案件被多次采取冻结措施。但贾会颖线下走访却发现,该医院经营规模大、就医病人多、营业状况良好。
  “医院正常营业,但账户中却没有余额,这其中一定有蹊跷。”贾会颖向领导说明情况后,就带着搜查令再次前往医院进行现场搜查。果不其然,通过核查会计账簿,她发现医院的营业收入全部汇入了第三方公司账户,现在该账户中有40多万元存款。
  经过多方调查取证,贾会颖证实该笔存款属于医院所有,之后依法对存款采取冻结措施,顺利帮申请人拿回了工资款。
  贾会颖总结执行经验说:“财产难寻是导致执行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执行法官必须在穷尽财产调查措施、拓宽财产发现路径的过程中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能努力打破执行困境。”
  “多做一些”,就是要在案件陷入执行僵局时,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精准找到执行堵点和被执行人痛点,靶向发力、对症下药,实现申请人利益最大化。2011年,因邻里关系争执,张某持刀将翁某一家三口扎伤,导致一人重伤、两人轻伤。法院判决张某赔偿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40万元。该案于2013年首次申请执行,以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近十年来,该案执行到位金额加两次司法救助金额共计12000元。2021年,案件恢复执行,由贾会颖承办。
  在案卷材料还未移送到贾法官手里前,申请人指责法官执行不力的投诉就先到了。这是贾会颖刚调入执行局时就遇到的棘手案件之一,但她没有退缩,而是迅速推进执行工作,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诉求。
  被执行人已在监狱服刑六年多,名下没有可供执行财产。但经过多次实地走访,贾会颖发现被执行人在案发后与其前妻协议离婚,并将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车辆转移登记至其前妻名下,现车辆由被执行人的女婿使用。
  鉴于被执行人年事已高、劳动能力较弱,贾会颖便将该车辆作为突破口,给被执行人的亲属做工作。经过反复沟通协调,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一家就涉案车辆向申请人补偿4万元折价款,剩余案款按月分期支付,直到还清为止。申请人对执行结果非常满意,向贾法官送上锦旗表示感谢。从投诉威胁到送锦旗致谢,当事人态度的转变,是对贾会颖最大的尊重和最好的认可。
  探索繁简分流机制 最多时单月结案198件
  “勇于担当,就是要发扬斗争精神;善于作为,就是要增强斗争本领;甘于奉献,就是要守护好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贾会颖说,刚调入执行局时,她一次性接手286件执行案件。巨大的结案压力、新接触执行工作的手足无措,让这286件案件看起来像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压得她喘不过气。
  那段日子,她一边努力钻研执行办案规范,一边向前辈学习执行经验,让自己快速适应执行工作节奏。最终,她用3个月时间妥善办结了这批案件。
  在办案过程中,贾会颖发现执行案件办理的难易程度差别较大。由于案件数量较多,法官无法对所有案件进行整体把握,对难易案件无差别地执行,致使简易案件无法及时办理。于是,经领导批准后,她率先开始探索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将执行案件按照案由和执行标的金额大小进行难易分类,筛选出简易案件交速执团队快办快结,推动形成简案速执、繁案精执的执行工作格局。
  改革很快就取得了成效,贾会颖每月的结案数量均超过100件,最多时单月结案198件,创造了执行局个人结案记录的新高。
  改革实施一年多来,由贾会颖带领的6名速执团队成员执结案件共计6567件,占全局同期结案总数的46。76%。2022年1-7月,执行案件结案平均用时64。49天/件,较去年同期缩短25。34天/件。
  因案制宜灵活执行 只为将胜诉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
  在帮助申请人兑现胜诉权益的同时,她坚持因案制宜、灵活执行,力争实现执行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2021年8月,北京某医用技术有限公司所在地涉重大项目建设,公司厂房全部被拆除,公司职工同时失去单位和工作岗位,全部变成下岗职工,于某等10名职工追索工资的案件交到了贾会颖手中。经过调查,公司没有履行能力。但工资追索案件关系民生大计,关系到下岗职工的未来生活保障,贾会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职工拿回这笔钱。她积极联系公司法人,尝试打开清偿债务的新路径。公司法人态度诚恳、愿意配合执行,但希望法院暂缓执行,为盘活企业提供缓冲时间。
  一边是公司的实际困难,一边是申请人的殷切期盼,贾会颖试图找到既能保护职工权益,又能帮助公司渡过难关的双赢办法。于是,她提出“放水养鱼”工作法,申请人同意宽限债务履行期,公司法人为债务履行提供担保,双方达成执行和解。最终,申请人如约拿到工资款。领款当天,申请人和被执行人纷纷向贾会颖送来锦旗。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在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贾会颖也注重为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争取时间和空间。因为在她看来,为民营企业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同样是法官为大局服务的职责使命。
  2022年5月,正值疫情防控的严峻时期,居家办公期间,她确保执行工作不停歇、胜诉权益“不打折”。赵某等9名农民工追讨劳务费纠纷案,她秉持涉民生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优先发款”工作理念,将这批案件作为重点来抓。她心系农民工们疫情期间没有收入来源、急于拿到工资的迫切需求,一边做好申请人的安抚疏导工作,一边对被执行人进行释法明理、不断向其施压。经过10多次的沟通,成功为申请人追回劳务费25万余元。她立即通过“云法庭”办理线上案款发还手续,第一时间将劳务费送到申请人手中。贾会颖始终相信:“将胜诉权益兑现成真金白银才是硬道理。要让老百姓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看得见的公平、摸得着的正义。”
 


[供稿单位:]   [责任编辑:]